202408-30 波音星际客机将于9月6日空载返航 宇航员明年乘SpaceX龙飞船返回地球 NEW 快科技8月30日消息,据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今日宣布,波音“星际客机”将于9月6日空载返航。两名宇航员将暂时停留在国际空间站内,等待SpaceX龙飞船明年2月份的飞行任务,届时,再将2名宇航员带回地球。据悉,早在2014年,NASA与SpaceX和波音签订合同,在航天飞机计划终止后,建造两个不同的运输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和人员。而在今年的6月5日,波音星际客机首次发射升空,执行其首次载人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搭载有两名NASA宇航员苏妮·威廉姆斯和巴奇·威尔莫尔... Read More >
202408-30 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超大黑洞可能在苏醒! NEW 前段时间,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报道称,人类可能首次观测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过程。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处女座上一个椭圆星系(SDSS 1335+0728)的中心,距离地球3亿光年,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在此前几十年的观测中,它一直处于平静的休眠状态。从2019年12月开始,它变得异常活跃,并持续到现在。该发现以“SDSS 1335+0728:一个百万倍黑洞质量的苏醒”为题,刊登在《天文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 Read More >
202408-30 鸿蒙PC不远了!华为纯血鸿蒙新功能曝光:瞄准iOS、更实用了 NEW 快科技8月30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华为正在为纯血鸿蒙加入更多的新功能,其中就包含了应用接续。报道中提到,鸿蒙操作系统将多设备协同功能(自由流转)分为“跨端迁移”和“多端协同”两种,两者分别代表了时间上的串行交互和并行交互。 据悉,跨端迁移(串行交互):指用户在使用完A设备后,目标任务完全转移到B设备,A设备用户不再做任何操作;双框架代表功能如多设备任务中心、超级桌面等等。多端协同(并行交互):指用户在使用A设备时,同步使用B设备来辅助完成相关任务;双框架代表功能如手机... Read More >
202408-29 华为nova 13来了,nova 12系列降价:最高便宜500元 2199元起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随着华为nova 13系列发布时间的临近,上一代nova 12系列开启优惠活动。今日,华为nova12系列迎来官方降价,华为宣布最高可享500元优惠。其中,华为nova12活力版256GB版、512GB版优惠300元,到手2199元起。华为nova12 256GB、512GB版优惠200元,到手2799元起。华为nova12 Pro256GB版优惠300元,512GB版优惠400元,到手3699元起。华为nova12 Ultra512GB版优惠400元,... Read More >
202408-29 18.99万起 哪吒S猎装纯电CIIC 800V版开售:用上宁德时代滑板底盘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昨晚,哪吒S猎装纯电CIIC 800V版开启预售,共推出标准、Pro和Max三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8.99-20.99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为今年11月。新车首发搭载宁德时代CIIC(CAT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一体化智能底盘,也就是宁德时代滑板底盘,它是以电池/电驱为核心、通过CTC(Cell to Chassis)技术实现高度集成的电动底盘。 CIIC将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刹车等部件提前整合在底盘上,... Read More >
202408-29 互联网普及率达78%!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超9成网民看短视频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天《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上半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基础资源夯实发展根基,数字消费激发内需潜力,数字应用释放创新活力,更多人群接入互联网,共享数字时代的便捷和红利。截至5月,IPv6活跃用户数达7.94亿,移动网络I... Read More >
202408-29 新款特斯拉Model 3转向灯按键太难用!挪威一驾校出手了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推出了新款Model 3,其中最大的改动之一就是取消了转向灯拨杆,换成了触摸式,且集成在方向盘上。这样的改动可谓大胆,但也给很多用户带来了麻烦,尤其是那些老司机们,近日,挪威一驾校想出了绝妙的应对方法。报道称,该驾校拥有多款多款特斯拉教练车,并且都采用传统转向灯拨杆,但新购置的Model 3则采用了集成在方向盘上的触摸式转向灯按键,使用起来相当麻烦,这让驾校运营人员相当恼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驾校尝试了两种改装方案,第一种是安装了可后... Read More >
202408-29 争气机华为Mate 60系列上市一周年:Mate 70蓄势待发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2023年8月29日,华为突然发布Mate 60 Pro先锋计划,备受期待的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市,新机在预售阶段就已经火爆到一机难求,并引起了国外数码爱好者的关注。今天是华为Mate 60系列上市一周年,许多网友晒出一年前抢购Mate 60的订单截图,有博主表示:“8月29日往后的那段时间真的很激动,现在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作为华为手机业务回归的重磅产品,华为Mate 60系列带来的意义其实远远大于手机本身,很多网友也用“争气机”来形容这款产... Read More >
202408-29 全球首款天玑9400旗舰入网!vivo X200系列三证齐全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vivo X200系列获得入网许可,该机首发搭载天玑9400移动平台,支持90W有线闪充。据悉,vivo X200系列有三款机型,分别是vivo X200、vivo X200+和vivo X200 Pro,其中vivo X200和vivo X200+型号都是V2415,vivo X200 Pro型号是V2413。三款机型都标配天玑9400平台,这颗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制程,GPU性能相比骁龙8 Gen3处理器提升幅度高达30%,并且同性能下功耗节省4... Read More >
202408-29 人类移民梦真的能实现?600光年外“超级地球”:均温仅22℃,与地球气温相似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终极目标。近年来,一颗位于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因其均温稳定在22℃左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一发现不仅点燃了人类星际移民的希望之火,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是否真的能跨越星际,在这颗“超级地球”上繁衍生息? 开普勒22b是美欧宇航局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09年发现的一颗类地行星。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围绕着一颗与太阳类似的G型恒星——开普勒22公... Read More >
202408-29 神秘黑洞与恒星的“死亡拉扯”:一场宇宙间的猎奇“零食”时刻 在无垠的宇宙中,黑洞一直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天体之一。它们以无比强大的引力吞噬一切——恒星、行星、甚至光都无法逃脱其魔掌。随着天文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黑洞的了解逐步深入,但它们的许多行为仍然像宇宙谜题般难以捉摸。最近,天文学家们的一项研究再次揭开了黑洞神秘面纱的一角,他们观察到了一颗恒星在黑洞“口中”苟延残喘的壮丽场景。这颗恒星在被巨大的黑洞逐渐吞噬的过程中,展示了非同寻常的耐力与命运的顽强抗争。 黑洞的行为,尤其是它们如何吞噬周围的物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大多数情况下,恒... Read More >
202408-29 全球首次!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被称为“最倒霉的恒星” 根据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一项研究,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重复部分潮汐瓦解事件”(Repeated Partial Tidal Disruption Event),有意思的是,此次事件中的恒星,被科学家称为“最倒霉的恒星”(The Unluckiest Star),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在已知的宇宙中,黑洞是引力场最极端的天体,只要距离足够近,连恒星都可以被黑洞吞噬,不过黑洞吞噬恒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一口就吞掉”,... Read More >
202408-29 末日临近:65光年外神秘行星即将跨越“洛希极限”并解体 近日科学家在研究了一颗距离地球约65.2光年的类地行星后发现,这颗行星即将跨越洛希极限并解体。艺术家描绘的一颗系外类地行星。NASA / JPL-Caltech / Robert Hurt 近日科学家在研究了一颗距离地球约65.2光年的类地行星后发现,这颗行星即将跨越洛希极限并解体。这颗名为TOI-6255 b的行星半径大约相当于1.08个地球,质量相当于1.44个地球。在某些方面与地球十分相似。但TOI-6255 b上可能不会有生命,因为它距离主星太近了,它的一年只有5.7... Read More >
202408-29 暗物质可能为超大质量黑洞“牵线搭桥” 暗物质,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宇宙媒人,帮助超大质量黑洞克服最后的障碍,最终碰撞并合并为一体。 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当星系碰撞形成更大、更畸形的星系时,位于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也会相互吸引。最终,这些黑洞也会合并,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超大质量黑洞,并在时空的结构中产生一种高音的“尖叫”,称为引力波。 虽然引力波的探测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碰撞过程的证据,并且确实成为我们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如何获得相当于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太阳质量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天体物理学家...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