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3 软件也要跟上英伟达!英特尔CTO:三年后销售额累计达10亿美元 NEW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CTO)Greg Lavender表示,该公司在软件领域的推进进展顺利,到2027年底,该公司软件业务的累计营收可能达到10亿美元。英特尔在2021年实现了超过1亿美元的软件收入,这一年,公司首席执行官基辛格(Pat Gelsinger)从云计算公司VMware挖来了Lavender,以指导这家芯片制造商的软件战略。从那以后,英特尔收购了三家软件公司。“我的目标是软件和开发者云订阅收入达到10亿美元,” Lavender说:“我认为我有望在2027年底前实现... Read More >
202407-13 一荣威D5X DMH试驾车自燃:起火时试驾客户还在车上 NEW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7月11日上午11时,在湖南衡阳市一条街道路口处,一辆路面行驶的新能源汽车突发自燃。现场视频显示,车辆的车头部位窜出大量明火,整车还散发出大量浓烟,后续,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很快将车辆明火扑灭,涉事车辆疑似为荣威D5X DMH插混车型。据涉事车辆驾驶员讲述,当时他正陪着客户试驾车辆,试驾结束他们准备往回走时,突然闻到车内发出强烈刺鼻的异味,随后车内就冒出了滚滚浓烟,他们赶紧下车并向消防报警。因为采取应急措施及时,现场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火灾... Read More >
202407-13 苹果抢台积电2nm首发权:iPhone 17系列稳了 NEW 据科技媒体报道,苹果芯片的主要制造商台积电计划于下周启动对2nm芯片的测试生产工作,并计划于明年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于苹果的新芯片生产中。此次试生产将在台积电的宝山工厂进行,该工厂在今年第二季度已接收了为2nm芯片生产所设计的专业设备,苹果预计将在2025年将其定制的芯片技术升级到2nm工艺。目前,市场上最新的iPhone15 Pro采用了台积电3nm工艺制造的A17 Pro芯片,这种先进的工艺使更多的晶体管能够封装在更小的空间内,从而显著提高了性能和效率。而在最近发布的新款i... Read More >
202407-13 性能比肩F1赛车!红牛RB17超跑发布:售价高达4700万元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2024年古德伍德速度节上,红牛RB17超级跑车正式亮相,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款由传奇设计师阿德里安-纽维与红牛先进技术公司(RBAT)超过120位工程师精心打造的赛用跑车,将拥有匹敌F1方程式赛车的赛道性能。当然,这样一台性能猛兽的价格也同样十分昂贵,其海外售价高达5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为4700万元,且全球限量发行50台。据悉,RB17搭载了4.5升自然吸气V10发动机,配备电动机辅助系统。详细来看,RB17采用了考斯沃斯提供的4.5... Read More >
202407-13 游戏体验正式起飞!Arm ASR超分技术横空出世 Arm公司宣布推出一项名为“Arm Accuracy Super Resolution”(简称Arm ASR)的全新游戏画面超分采样技术。这项技术基于AMD的FSR2技术,专为移动设备优化,旨在为手游玩家带来更流畅、更清晰的游戏体验。与主要针对PC和高端主机的FSR2不同,Arm ASR专注于移动应用场景,即使在处理能力有限的移动设备上也能实现流畅运行。Arm公司还通过开源许可证的形式,将这项技术免费提供给开发者,使他们能够无需支付额外授权费用,轻松将ASR技术集成到游戏中。... Read More >
202407-13 买电视别让Mini LED几个字忽悠了: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如今追求卓越画质体验的时代,Mini LED技术因其卓越的亮度、精准的控光效果和高对比度成为了电视行业的焦点,备受瞩目。许多对电视市场有所了解的消费者,在选购电视时,往往会倾向于优先考虑采用Mini LED技术的产品。然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Mini LED背光技术仅是打造一台卓越电视所需的众多要素之一。以汽车为例,虽然发动机是核心,但仅凭最顶级的发动机并不能保证整车的卓越性能,因为发动机的调校、排气系统、点火装置、变速箱等各个环节同样至关重要。同样的,Mini LED背光技... Read More >
202407-13 意大利版沙县小吃上热搜!萨莉亚靠卖预制菜年销近百亿元 7月12日消息,微博话题“萨莉亚靠卖预制菜年销近百亿元”冲上热搜榜。据媒体报道,萨莉亚公布了2024财年前三季的财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达到163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5亿元),创历史新高。据了解,萨莉亚是日本意式餐饮品牌,从2003年开始,萨莉亚陆续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开店。有统计显示,萨莉亚100道菜里,有72道定价在20元以下,食材多为半成品和预制菜,被网友称之为“意大利版沙县小吃”。有专家表示,预制菜作为食品技术发展的成果,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Read More >
202407-13 比燃油车更爱自燃不是偶然吗!吉利高管:没人保证电动汽车电池100%安全 快科技7月13日消息,近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沈源公开表示,没有哪家厂商能拍着胸脯说电池是100%安全的,这是物理规律。沈源强调了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性,“奇瑞的邬总(邬学斌)讲安全是信仰,吉利认为安全是底线”,他还补充“其实(我们)说的是一个概念”。沈源表示,安全性是汽车的根本,“但在座的大量技术专家,现在谁能拍着胸脯说电池是100%安全的?”沈源认为,要提升电池监控手段,以确保意外发生下能有预警机制。事实上,电动汽车和燃油车谁更爱自燃的话题,一直备受网友的关注,之前中国... Read More >
202407-13 北航本科生芯片设计团队打造!基于龙架构的Lain和EULA处理器流片成功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据龙芯中科介绍,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龙架构指令集,成功流片Lain和EULA两款处理器。据介绍,该处理器均具备完整的SoC与丰富的外设支持,不仅可运行计算机学院自主设计的MOS教学操作系统,还支持Linux 5.19及复杂的多媒体音视频等应用软件。其中,Lain处理器侧重于验证多发射、乱序、多核等现代CPU主流微架构技术,EULA处理器则侧重于验证芯片敏捷开发环境及其全流程设计支持。本次北航成功流片是基于“北航-龙芯百芯计划”实现,该计划... Read More >
202407-13 传音回应在印度被高通诉专利侵权:已签署并履行协议 快科技7月13日消息,近日有报道称,高通正在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起诉传音控股集团,控告后者侵犯其四项非标准必要专利。传音对此回应称,已与高通签署了5G标准专利许可协议并正在履行该协议。传音表示,其销售网络覆盖非洲、南亚等超过70个新兴市场的国家,在一些国家,部分专利权人并未拥有或只拥有少量的专利。但要求按照全球统一的费率,诉求过高的许可费,并未考虑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其在特定区域或市场无专利或只有少量专利、以及既有判例存在不同区域提供不同费率等因素。这种做法并未完全遵循公... Read More >
202407-13 上海迪斯尼票价超日本赶美国 网友吐槽:收割中产父母 7月13日消息,目前,上海迪斯尼乐园门票分为4个档位,“常规日”“特别常规日”“高峰日”“特别高峰日”,价格分别为475元、599元、719元、799元。上海迪斯尼乐园官方小程序显示,整个7月,一日票标准票的售价为719元,而这一价格已高于东京迪斯尼乐园暑期门票。在东京迪斯尼乐园官方网站查询可知,东京迪斯尼乐园目前的7月成人一日票分为8900日元、9400日元、9900日元、10900日元四档,分别约为406元、429元、452元、498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 Read More >
202407-13 网友买的1314元演唱会门票连主屏幕都看不见:位置很偏僻 7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反映,自己花1314元购买某演唱会门票,入场后却发现位置偏僻,不仅很难看到歌手,连舞美和主屏幕都看不见。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售票平台的责任。有网友表示,门票盲盒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之前去体育场看了个歌手的演唱会 ,虽然是看台但是也不便宜,人看不清就算了,大屏也只能看到一半。业内人士指出,演出场所具有临时性、特殊性等特点,作为经营性演出活动的主办方,有责任事先对演出场地和座位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并对座位情况和观看效果尽到有效说明和告知义务。... Read More >
202407-12 缺失的环节被发现:哈勃望远镜找到了半人马座欧米茄隐藏的黑洞 这是一个隐藏在星团中心的难以捉摸的黑洞。黑洞是通向深渊的宇宙陷阱。它们通常有两种尺寸。第一种是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当它们燃尽时,会坍缩成一个奇点,相当于我们太阳质量的五到十倍,被压缩成比这句话末尾的句号更小的东西。第二种已知类型是巨型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它们居住在星系的黑暗中心,吞噬任何经过附近的恒星。它们一定与星系形成的早期密切相关。真正难以捉摸的是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为数百或数千个太阳质量。它们是黑洞演化中“缺失的一环”吗?其中一个最好的候选者... Read More >
202407-12 探索宇宙的未解之谜—黑洞的秘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天体,它们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质量和引力,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其束缚,这就是黑洞。黑洞,这个看似科幻的概念,实则是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的存在挑战着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引领着科学探索的前沿。本文AJE美国期刊专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讨论黑洞的秘密。黑洞的发现与定义黑洞的概念最早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黑洞可能真实存在于宇宙之中。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惠勒首次提出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