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9-02
09-02
45亿年前地球遭受小型天体的密集撞击,如今地球仍是“伤痕累累” NEW
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天体撞击事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来自太空的不速之客,大小不一,带来的破坏也各异。小型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摩擦而燃烧,最终化为一抹流星,消散在茫茫夜空中。 然而,大型陨石的撞击则是毁灭性的。想象一下,一个直径超过90米的陨石以极高速度撞击地面,其释放的能量堪比上千颗广岛原子弹。这样的撞击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后果将无法想象。实际上,科学家们估计,类似规模的撞击事件,理论上每个世纪都可能发生一次。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何时会发生,但它无疑是地...
Read More >
前段时间,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报道称,人类可能首次观测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过程。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处女座上一个椭圆星系(SDSS 1335+0728)的中心,距离地球3亿光年,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在此前几十年的观测中,它一直处于平静的休眠状态。从2019年12月开始,它变得异常活跃,并持续到现在。该发现以“SDSS 1335+0728:一个百万倍黑洞质量的苏醒”为题,刊登在《天文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
印度的月船三号,在20万公里外的太空中,悄悄地给我们发来了“哈喽”!没错,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曾经让无数人捏了一把汗,最终成功在月球表面留下足迹的月船三号,它的推进模块竟然在任务结束后,还顽强地活着,并且传回了稳定的信号!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是真实发生在21世纪的航天奇闻。7月的尾巴,正当夏日炎炎,印度的航天迷们却迎来了一股清凉的惊喜。月船三号“遗产”级选手,在完成了它的月球探险后,非但没有默默退场,反而像是一位凯旋的勇士,通过它那小小的推进模块,向地球发来了胜利的...
在遥远的35亿年后,宇宙将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壮观交响——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的震撼相撞。这场宇宙大事件,不仅意味着两个庞大天体的命运交汇,更预示着宇宙面貌的一次深刻改变。星系相撞,听起来如同灾难电影中的末日场景,但实际上,这场碰撞并不会如想象中那般惊心动魄。 尽管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正以惊人的速度彼此接近,但它们并不会发生正面的激烈撞击。这是由于,尽管两个星系中的恒星数量庞大,宇宙空间的广阔使得恒星间的实际距离极为遥远。平均而言,银河系中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高达50万亿公里,这样...
在地球上,挖地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我们几乎从不认为这是一件难事。但在太空中这样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命题。在一些更大的星球上,比如月球或火星,挖矿的方式与地球上的挖矿方式大致相似。但它们的“毫重力”会使我们在太阳系数百万颗小行星上的挖掘体验大不相同。考虑到小行星采矿的潜在经济影响,已经有很多关于如何在小行星上挖掘的建议方法,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个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使用定制斗轮进行挖掘的最新论文。 斗轮设计最近似乎在太空采矿中越来越受欢迎。根据NASA最新的年度报告,ISRU试...
天文学家惊人发现:百万太阳质量级超大黑洞或正苏醒。【财联社讯】8月30日,天文学界传来震撼性消息,欧洲南方天文台与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共同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们观测到了一个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的超大黑洞,该黑洞可能正处于苏醒 的边缘。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我们对宇宙极限的认知,也引发了科学界对于黑洞行为及其影响宇宙演化过程的深入探讨。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个超大黑洞位于遥远的星系中心,其巨大的质量使得它成为宇宙中最为神秘且强大的天体之一。长期以来,超大黑...
尽管月球表面一片死寂,不适合生物居住,但它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宝贵第一步。月球的科学价值和潜在资源,使其成为人类太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然成为了人类探测宇宙的首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宇宙的平台,更是一个理想的科研场所。在月球上,科学家可以收集到大量关于天体撞击、太阳系演化乃至生命起源的信息。此外,月球的极端环境也为各种科学实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与此同时,月球还拥有丰富的资源。从水冰到稀有矿藏,再到清洁能源氦-3,月球的物质资源...
抬头仰望星空,那深邃无垠的宇宙似乎永远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神秘与浩渺。然而,你知道吗?尽管宇宙已经历了长达138.2亿年的孤独膨胀,但当我们用最先进的望远镜去探寻它的边际时,所见的依然是一片空旷与荒芜。这不禁让人疑惑: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为何显得如此寂寥?一、宇宙的膨胀与空旷 宇宙,这个包含着无数星系、恒星、行星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巨大空间,自诞生之初便开始不断膨胀。经过138.2亿年的漫长岁月,它的边界已经扩张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即使如此,当我们试图揭开这宇宙的面纱...
木星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地带,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对有限,但木星自身散发的热量却超乎想象,达到了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1.5倍!这一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与想象。于是,“木星可能演变为恒星”的猜想应运而生。初听起来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奇幻情节,但近期天文学家的讨论,却让这一设想意外得到了探讨的可能性。行星可能变成恒星吗?恒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过程,需要同时满足一系列极为苛刻的条件,包括足够的质量、密度、温度以及压力等。这些条件共同作用,才能触发核聚变反应。在宇宙中,恒星的形成通常起...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现在距离地球245亿公里,每秒能飞17公里的它,仍需要3万年才能飞出半径一光年的太阳系。就算把速度提升到光速,飞出太阳系也需要一年时间,比现在的环球旅行都慢,更可怕的是和地球的通讯延迟还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光速飞船无法得到任何来自地球世界的即时信息,自己的反馈也不会瞬间得到回应。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4年后我们就能到达比邻星,这里有一颗行星被称为比邻星b,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如果我们再垂直于银道面飞行的话,只需要3000年就能飞出银河系,254万年...
划重点01韦布空间望远镜在约960光年之外的产星团NGC1333发现了6个可能的“流浪世界”,质量是木星的5到15倍。02这些流浪天体可能是通过类似形成恒星的方式形成的,质量下限为5倍木星质量。03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在星团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褐矮星,带有行星质量的伴星,对双星系统的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04这些发现模糊了天体的分类,因为它们的质量与气态巨星和褐矮星重叠。05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成果探索着恒星形成过程的极限,对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
快科技9月2日消息,针对之前网传的公司全员被裁一事,国产GPU企业象帝先怒回应是要谣言。之前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国产GPU厂商象帝先召开全员会议宣布解散,所有400多位员工8月终止合同原地失业。现在,公司回应称,公司虽然面临一定市场调整压力,但并未采取解散或清算的措施;正在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优化;正在寻找外部融资机会。针对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我司“全员解散”的不实信息,我们在此郑重声明并澄清如下:1、公司运营状态:象帝先计算技术 (重庆) 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
快科技9月2日消息,据官方数据,国产大飞机C919自2023年5月28日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已累计安全飞行超1万小时,执行商业航班超3700班、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据悉,2022年12月9日,东航接收全球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C919飞机,成为国产大飞机的全球首家用户。一年多以来,东航C919机队已扩容至7架,执飞上海虹桥—成都天府、上海虹桥—北京大兴、上海虹桥—西安咸阳、上海虹桥—广州白云、西安咸阳—北京大兴等5条航线。上周国航和南航也都接收了首架C919飞机,至此,国内三大...
快科技9月2日消息,如今安卓领域的VC均热板已经很常见,甚至千元机都已经普及,可以更好的散发热量,实现出持久的高性能输出。苹果则一直对散热系统无动于衷,但在经历过iPhone 15 Pro系列的A17 Pro翻车之后,苹果痛定思痛也要做散热了。 据郭明錤爆料,苹果会在iPhone 17系列全系标配石墨片散热,而 Pro Max甚至会用上VC+石墨片的散热组合,性能释放和持久性会达到苹果史上最强。得益于此,苹果也将在iPhone 17 Pro Max上带来更强劲的性能堆料,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