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9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芯片绝缘材料“人造蓝宝石”:1nm厚度也能绝缘 NEW 快科技8月8日消息,作为组成芯片的基本元件,晶体管的尺寸随着芯片缩小不断接近物理极限,其中发挥着绝缘作用的栅介质材料十分关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狄增峰团队开发出面向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人造蓝宝石。据悉,传统的氧化铝材料通常呈现无序结构,这种无序会导致其在极薄层面上的绝缘性能大幅下降。而蓝宝石的单晶结构则为其带来了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更低的电流泄漏率。这种材料在微观层面上的有序排列,确保了电子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即使在仅有1纳米的厚... Read More >
202408-08 为什么人类需要额外摄入盐 而动物却不需要呢? NEW 在化学上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就被称为盐,不过我们身体真正需要的盐是氯化钠(NaCl)。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种体验,长时间盐摄入不足的话,会显得浑身没有力气,这个是因为钠离子的一个作用就是参与肌肉的工作。当然钠离子不止参与肌肉工作,神经系统,体内液体调节等身体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钠的参与,所以如果不摄入钠的话,我们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包括肉痉挛、恶心、呕吐、头晕、休克、昏迷,甚至是死亡。另外,钠离子也是我们咸味的来源,不包含有钠离子的盐,我们是不会有咸味的。氯离子的作用相... Read More >
202408-06 俄罗斯研发出新型半透明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可发电还能传输可见光 NEW 快科技8月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开发了一种将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并使其变得半透明。传统上,工业界普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将ITO作为透明电极材料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然而,这一方法面临着重大挑战:通过磁控溅射沉积的ITO层往往存在众多缺陷,难以达到理想性能要求;更为关键的是,该过程还可能对脆弱的钙钛矿层及其他电池组件造成损伤,严重制约了电池整体效率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科研团队独辟蹊径,采... Read More >
202408-05 SpaceX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出现引擎故障 快科技8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SpaceX猎鹰9号火箭将NG-21货运任务发射至国际空间站。发射启动了NG-21任务,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这是第21次天鹅座货运飞行前往国际空间站。NG-21号飞船上的天鹅座飞船被命名为SS Richard “Dick” Scobee,以指挥过STS-51-L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的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命名。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升空后不久爆炸,Scobee和他的六名机组人员丧生。然而,此次天鹅座货运飞船在发射后遇到了麻烦。飞船在轨出现了点... Read More >
202408-02 研制出世界最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 快科技8月2日消息,“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日前在北京顺义研发总部举行揭牌仪式。据官方介绍,太蓝目前已经实现了4C超快充半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开发出全球领先的氧化物-聚合物混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极片复合技术、界面柔化技术等。今年4月,太蓝成功制备出世界首款超高能量密度720Wh/kg,单体容量120Ah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的最大单体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记录。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100-160Wh/kg左右,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在150至250W... Read More >
202408-02 日本研发出新型高分子材料:可大量捕捉废水中有毒金属离子 快科技8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能够高效且精准地捕获并锁定水体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为水环境的净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净水技术,多依赖于材料内部的微小孔隙对离子的吸附作用,或是通过离子交换机制来实现净化。然而,这些方法在追求高效清除污染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对目标离子的高度选择性,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自然界中,某些动植物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展示了高效且精准地抵御重金... Read More >
202408-01 国际首次!中国航空遥感系统试验成功 快科技8月1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宣布,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航空遥感系统”近日成功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开展了“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基于航空平台开展土壤—植被—大气的水分透视遥感试验。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透视遥感原理本次透视遥感试验主要利用微波技术,因为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和热红外波长更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过云层和植被,即使在夜间和阴雨天也能正常工作。同时,不同波段的微波与植被的不同部位有... Read More >
202408-01 我国抛物面体制商业雷达卫星首次成功在轨成像!雷达图清晰无比 快科技8月1日消息,近日,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海王星01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质量、高清晰雷达图像,成为国内首颗成功在轨成像的抛物面体制商业雷达卫星。该卫星搭载了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研制。卫星在轨示意图今年5月7日,“海王星01星”搭乘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的雷达采用伞状抛物面雷达天线,实现宽带微波信号发射与接收,具有能量高、轻量化和低成本优点,抛物面天线展开直径达4米,综合技术达到国... Read More >
202408-01 我国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寿命更长 密度更大 快科技8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日前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有望让电子设备小型化、长续航的梦想成为现实。该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材料——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与传统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等优势。该材料兼具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比传统电池材料(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出1000倍以上。复合正极和均质化正极在充电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示意图这意味着,即便... Read More >
202407-31 龙芯3A6000扛大旗!西藏小学首次迎来全国产信创基地 今年是北京对口援藏30周年。在拉萨市实验小学,北京-拉萨合作的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基础教育信创联合示范基地正式落成投用,60名小学生开始了西藏全国产化信创的第一课。这间教室由北京援藏指挥部组织,由龙芯中科、希沃、航天七零六等企业共同捐建,部署了60台全国产电脑,配置龙芯3A6000处理器、统信UOS操作系统、WPS办公套件,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到软件应用、教学课程的全国产化,作为全校2000多名小学生的信息科技教学平台。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位于中国西藏拉萨市,始建于1962年,现... Read More >
202407-30 只有5架!江西航空ARJ21载客量突破100万人次 截止7月29日,江西航空ARJ21机队的旅客运输量累计突破100万人次。目前,江西航空已拥有5架ARJ21飞机,执飞航线40余条,覆盖厦门、西安、青岛、太原、徐州、淮安、日照等城市。江西航空已经初步建立了ARJ21飞机运行规范和服务标准,并结合江西省各地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性地提出“一机一城一文化”理念:一架飞机代表一座城市,客舱就是“空中文化展厅、移动客厅”。江西航空还打造了“井冈山”号等系列冠名飞机,宣传当地文旅资源。此外,江西航空还与中国商飞成立联合工作组,组织技术攻... Read More >
202407-30 美国登月多次被质疑:现实是插在月球上的国旗有一半幸存 7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5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月球,其还将美国国旗插在了上面。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旗帜依然有很多在月球上。天体摄影师罗伯特里夫斯表示,由于月球距离地球太过遥远,即使是强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法看清月球表面约1.22米宽的旗帜。不过通过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拍摄的图像,科学家确认了阿波罗12号、16号和17号任务所插的旗帜依然存在。但不幸的是,14号和15号任务的旗帜却不见踪影,科学家相信这些旗帜不仅已经被漂... Read More >
202407-30 英伟达新王牌!NVIDIA NIM全新升级:几分钟构建AI应用 快科技7月30日消息,在顶尖计算机图形大会SIGGRAPH 2024上,NVIDIA展示了其在渲染、仿真和生成式AI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NVIDIA NIM的全新升级。NIM是英伟达在生成式AI时代的新王牌,通过这一平台,用户可以在几分钟内构建AI应用,大大简化了AI模型的开发和部署过程。黄仁勋将NIM形容为“AI-in-a-Box”,即盒子里的人工智能,这次升级通过标准化AI模型的复杂部署,进一步优化了性能,使得英伟达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加稳固。NIM生态系... Read More >
202407-30 试飞进入倒计时!世界最强火箭SpaceX星舰静态点火测试成功 快科技7月30日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日成功对最新星舰上级火箭进行了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为即将到来的第五次试飞做准备。此次测试于当地时间7月26日下午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基基地进行,高度达50米的星舰上级成功点火,SpaceX官方随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测试照片和视频。据了解,静态点火测试是发射前的一项常规程序,即在地面固定火箭并短暂点火发动机进行检查,在此之前,SpaceX已于7月15日对星舰的一级火箭进行了静态点火测试。不过截止目前,星舰第五次试飞...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