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5-08
05-08
狗经训练后可嗅闻到人体潜在的新冠病毒 NEW
目前,科学家正在训练狗通过鼻子嗅闻识别新冠病毒,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一个最新项目正在积极进行疾病检测,研究人员对狗进行试验,观察这些狗的嗅觉能力是否有助于探测早期潜伏在人体的新冠病毒。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最新声明称,狗能够准确识别出无症状新冠病毒感染人群,随着人们重返工作岗位,社交距离的限制变得放松,狗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癌细胞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味是独一无二的,狗灵敏的鼻子拥有多达3亿个嗅觉细胞(而人类鼻子大约有600万个嗅觉细胞),...
Read More >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奥德朗星(Alderaan)到奇基米星(Kijimi),西斯的君主们显然很喜欢把行星炸成碎片。那么,《星球大战》里的末日武器究竟有多强大呢?在电影《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中,最终秩序想给银河系里的每个人一个教训。于是,在银河皇帝帕尔帕廷的命令下,一艘绪斯同级歼星舰从太空发射了一束超级强大的光束,炸毁了奇基米星。你是否也在想:炸毁一颗行星需要多少能量?当然,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即使并不真实,但计算起来仍然很有意思。行星爆炸的视频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估算行星炸开后...
记得2018年的这个时候,全新Mavic Air问世。在纽约发布会上,当主持人从上衣口袋中竟然掏出了这台折叠无人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大疆再一次刷新了折叠无人机的体积,它的大小与iPhone X差不多还能折叠,也只有一瓶矿泉水的重量,轻松放进口袋。大疆Mavic Air 2来啦!(视频)虽然体积缩小,但性能没有缩水,续航21分钟、4 公里图传,1/2.3 英寸 CMOS,对于旅行摄影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这两年间,大疆相继推出了跟哈苏合体的大疆御2系列,还有可在室内飞行的迷你无...
鲍里索夫彗星(2I/Borisov)是一颗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星际彗星。观测结果显示,这颗彗星被一团有毒气体包裹,而这些气体是在已知最冷的环境中形成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鲍里索夫彗星很可能是在其起源的恒星系统——克鲁格60(Kruger 60)——的外围形成的。该区域的温度可能低至惊人的零下251摄氏度,足以让一氧化碳(CO)冻结。NASA的科学家表示,鲍里索夫彗星具有长达十多万公里的彗发,即围绕在慧核周围的模糊云状物,其中含有水和异...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报告称,一场巨大的宇宙爆炸撕裂一个遥远星团中心区域,释放的能量是此前纪录保持者的5倍。在某些方面,此次宇宙爆炸与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时山顶被掀掉的情况十分相似,一个关键的区别是,该宇宙爆炸相当于15个银河系排成一列放在火山口,猛烈喷发出星团炽热气体。 该宇宙爆炸发生在蛇夫座星团,距离地球大约3.9亿光年,西蒙娜和她的同事认为该宇宙爆炸源自星团中某个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该宇宙爆炸发生在蛇夫座星团,距离地球大约3.9亿光年...
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国内的科研团队也在围绕新冠病毒(SARS-CoV-2)展开多方面研究。日前,来自意大利国内博洛尼亚大学、“阿尔多·莫罗”大学、的里雅斯特大学、米兰大学等团队的13名研究人员在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意大利北部贝加莫颗粒物(PM)中发现SARS-Cov-2 RNA:第一个初步证据”。研究人员获得第一个初步证据表明:SARS-CoV-2 RNA能够存在于户外空气中的颗粒物(PM)上,这提示在大气稳定和PM高浓度的条件下,SAR...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2016年落成,经过全方位调试后于2020年1月完成国家验收,开始开放运行。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消息,天文工作者在FAST对球状星团M92的观测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脉冲双星系统“红背蜘蛛”(redback system)。脉冲星是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也是天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是大质量恒星死亡的产物,具备极高的自转速度,迄今发现最快的甚至只需1.39毫秒就能自...
瑞士一个研究小组21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够灵敏、可靠地检测到空气中新冠病毒的生物传感器,不但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诊断替代方法,还可用于实时监测火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空气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1日发布公报说,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由该机构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医院等合作开发,它是基于在玻璃基质上制备的被称为“金纳米岛”的金纳米结构,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与新冠病毒RNA(核糖核酸)序列相匹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受体“嫁接”到上述金...
4月21日,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沙伊布在日内瓦举行的线上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世卫组织在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过程中也在和“信息疾病”做斗争。她表示,所有可获得的证据都表明该病毒源于动物,而非实验室。沙伊布表示,该病毒的生态宿主可能是蝙蝠,但是该病毒如何从蝙蝠转移到人类身上尚不清楚。几个工作组目前正在寻找病毒的来源,但仍未得到绝对肯定的证实。沙伊布强调,所有人都应该注重于事实,而非恐惧。她表示,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大约70%的人类疾病源于...
即使美国宇航局开普勒行星探测器于2018年10月30日燃料耗尽结束生命,但它之前的观测数据仍能带来一些重大发现!目前,科学家在分析开普勒望远镜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宝藏级的太空发现:一颗地球体积大小的系外行星!它很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系外行星Kepler-1649c环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距离地球300光年,最新研究报告称,Kepler-1649c每隔19.5个地球日环绕红矮星运行一周,它位于恒星“宜居带”,即液态水可能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合适距离。由于红矮星光线较暗,因此其宜居带非...
2017年10月19日,人类有史以来发现了第一个闯入太阳系的系外天体,更因其独特的形状、轨道、速度而备受关注,很多人甚至认为它是一艘星际飞船或者一枚探测器,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神作《与拉玛相会》似乎要成真了。包括哈佛大学天文系Avi Loe这样的正经科学家,都有这种想法。这个天外来客被命名为“'Oumuamua”,出自夏威夷语,侦察兵或者信使的意思,而中文名定为“奥陌陌”,在音译的基础上带有神秘远方来客的意味。被发现时,奥陌陌正以每秒26公里左右的速度,从天琴座方向...
宇宙70%恒星是微小的红矮星,它们暗淡、光线微弱,以至于观测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恒星缺乏想象力。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普通恒星”掩盖了宇宙恒星的真实命运,有的体积很大,有的体积很小,有的运行速度快得惊人,而且恒星种类繁多,从超巨星至小得像气态行星的恒星,一些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完全脱离主星系,此外,一些恒星的存在超出了科学家的认知范围。1、最大的恒星红色特超巨星UY Scuti是迄今发现最大的恒星,其直径是太阳的1700倍,相比之下,太阳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该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