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4 固特异宣布最新智能轮胎概念 可从内部打印胎面 NEW 据外媒Techspot报道,固特异欧洲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ike Rytokoski日前表示:固特异希望轮胎能更强大地满足消费者特定的出行需求。正是出于这一雄心壮志,我们开始创造一种为未来个性化和便捷的电动汽车而准备的概念轮胎。”这家轮胎制造商提出了许多创意,希望可以使人们的汽车顺畅行驶。五年前,固特异提出了一种轮胎概念,可以在电动汽车行驶时为电动汽车充电。去年,该公司提出了Aero,这是一种双模系统轮胎,被设想在飞行汽车从公路过渡到空中时使用。在3D打印时代,轮胎制造商不可... Read More >
202003-04 研究称农药可能导致大黄蜂幼虫的大脑异常发育 NEW 根据近期发表的一篇新论文,农药污染可能是引发大黄蜂幼虫大脑异常发育的原因。研究人员使用微CT技术扫描了92只工蜂的大脑,发现与学习有关的昆虫大脑区域未正确生长,这可能破坏了蜜蜂成年后为该蜂群服务的能力。众所周知,蜜蜂作为传粉媒介对无数生态系统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可帮助植物繁殖、生长和生产食物。可悲的是,许多物种的数量正在减少,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的行为,例如用农药喷洒农作物。这项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的理查德·吉尔(Richard Gill)博士说:“... Read More >
202003-04 韩媒:韩国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抗体 NEW 韩联社援引韩国化学研究院4日消息称,由该院牵头的新型病毒融合研究团队(CEVI融合研究团队)已发现可以对抗新冠病毒(COVID-19)的抗体。图片上方为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结构,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是非典(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刺突蛋白结构 (图源:韩联社/韩国化学研究院供图)该研究团队表示,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结构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典(SARS)的刺突蛋白结构非常相近,并已确认后者的中和抗体可与其相结合。研究团队对生物科学预印网站“bioRxiv”... Read More >
202003-04 [图]Mars 2020火星车终于有正式名称了:从28000个名字中挑出 本周晚些时候美国宇航局(NASA)将会进行现场直播,届时将会公布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正式名称。长期以来NASA只是以“Mars 2020 Rover”来称呼它,为此在去年8月NASA举办了一场征名活动,邀请美国学生来给新探测器命名。2019年8月,NASA发起了Mars 2020探测器征名活动,邀请K-12的学生提供命名。今年1月,NASA表示已经从大约28000个名字中挑选出了9个名字进入决赛,其中包括Fortitude(坚毅), Clarity(清晰), Pers... Read More >
202003-04 新型混凝土不含水泥 且拥有出色的环保和可弯曲特性 凭借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混凝土在全球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遗憾的是,混凝土坚硬的另一面,就是缺乏抗弯曲特性。好消息是,斯威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混凝土。其不仅能够减少碳足迹(无需通过水泥来制造),还拥有更出色的可弯曲特性。(来自:Swinburne University)如果将巨大的重量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柱面上,材料就会不会发生肉眼可见的形变。但若将压力集中到支柱的中心点,混凝土就会相对较快地弯曲、甚至被折断。这是因为,虽然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又留下... Read More >
202003-04 核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暗物质候选粒子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暗物质是一种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神秘物质,被认为与常规物质的比例是五比一。但是到目前为止,暗物质从未被直接检测到。现在,约克大学的核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候选粒子,它可能构成了这种奇怪的物质。科学家们近一个世纪的观察和计算告诉我们,宇宙中存在的物质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这种未知的物质似乎仅通过重力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并且不会发射,吸收或反射任何光-因此获得了暗物质的绰号。几十年来,暗物质究竟由什么构成仍然是一个谜,但是物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候选粒子... Read More >
202003-04 北极海冰之下4000米:隐藏了一个神秘世界 北极冰层4000米之下隐藏着什么呢?这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存在海底火山,还有一些超出想象的生物……北极深海热液喷口最早发现于1979年,它们就像从海床伸出的管道,喷射着“热雾”,实际上这是一种热液体,富含矿物质。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存在许多海底热液喷口,它们也被称为“海底烟囱”,它被独特的生态系统包围,里面有蛤蜊、盲虾、胡须海虫和极端微生物。在这里的生命无法从太阳获取能量,而只能从地球内部获得能量。微生物利用热液喷口产生的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制造有机物,就像植物和藻类吸收太阳光子... Read More >
202003-03 躲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恶魔 不粘锅其实很危险 不粘锅是我们厨房中常见的厨具,但其中却含有可能致癌的物质,更可怕的是全世界人体流淌的血液中也多多少少会含有这种物质,它就是特氟龙,而生产特氟龙涂层需要加入活性剂 PFOS和PFOA,后者又被称为C8,是强毒性物质。用过不粘锅都会觉得神奇,怎么能够实现不粘,其背后的秘密是一种叫特氟龙的涂层。这种材料性能极好,能够实现防水防油不沾黏。特氟龙原本没问题,不粘锅在260℃以下使用,对人体也不会有害。但在制作这种涂层时需要加入活性剂PFOS和PFOA,而问题就出现在后者。这个PFOA是... Read More >
202003-03 每天刷牙越多越好!不仅预防口腔疾病 还能预防糖尿病 3月2日,据外媒报道,韩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频繁刷牙可能会降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而牙周病的存在和缺牙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炎症在糖尿病这一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牙周病在普通人群中也很常见。而牙周病和不良的口腔卫生会引起短暂的感染和全身炎症,因此韩国首尔医院和梨花女子大学调查了口腔卫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了2003年至2006年间从韩国国家健康保险系统健康筛查队列收集的188013名受试者的数据,这些受试者拥有完整的人口统计数据、既往病... Read More >
202003-02 古生物学家在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发现DNA和蛋白质 据外媒报道,古生物学家宣布在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发现了有机物。该研究小组称,他们在化石中发现了软骨细胞、蛋白质、染色体乃至DNA的存在证据,这意味着这些细胞的存活时间比人们想象的要长得多。据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白垩纪时期的斯氏亚冠龙软骨化石得到了这一发现。这些特殊的标本由于都还处于幼年阶段,这意味着它们在死亡的时候都还没有具备离开巢生活的能力。研究小组在头骨碎片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的证据。其中两个仍以类似于细胞分裂末期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Read More >
202003-02 学生天文学家发现了17颗新行星 其中一颗大小约与地球相当 据外媒BGR报道,寻找潜伏在太空中的新行星并不像以前那样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挑战。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等高科技仪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可用于新发现的数据。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Michelle Kunimoto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了17颗新行星。博士候选人Kunimoto是在《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详细描述了17颗新行星。我们对它们了解不多,但其中至少有一颗大小大约与地球相当,并且像我们自己的星球一样被认为是岩石行星... Read More >
202003-02 美公布“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以来的新发现 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团队日前发表一组论文,展示了“洞察”号登陆火星一年多来的新发现。探测成果显示,火星是一个充满“火星震”、尘暴和神奇电磁脉冲的星球。这组论文共6篇,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和《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根据论文,“洞察”号的初步发现显示,火星上有来自遥远而神秘来源的“火星震”,局部表面有强烈的磁力信号,以及特殊的大气运动。据介绍,迄今任务团队已通过地震测量仪“听”到距离“洞察”号数百至数千公里外的450多个震动信号,其中绝大多数可能是“火星震”。“火星震... Read More >
202003-02 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成功 3月1日下午,浙大一院多学科协作在之江院区负压手术室完成了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这位66岁的女性患者,于1月31日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2日转入浙大一院抢救。核酸检测已经连续多天转阴,但双肺实变严重,肺功能受损不可逆,想要延续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肺移植。昨天上午,一位湖南脑死亡患者捐献大爱,肺与患者配型成功。下午3点56分,供肺搭载的飞机落地杭州。晚上9点18分,双肺顺利移植完成。这台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凝结了浙大一院30余位医护专家的心血。肺移... Read More >
202003-02 美国华盛顿州确认第二起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 华盛顿州卫生部门报道称,King County 已确认美国第二起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继前一日宣布一名 50 岁男子感染死亡之后,位于 Kirkland 的 EvergreenHealth 医疗中心又于次日宣布了一名 70 岁的男子死亡。同时该病导致当地另外三人住院,目前全州已有 10 例确诊。需要指出的是,两名男子都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基础疾病)。另外三例中包括两名妇女(分别已有 80 多岁和 90 多岁)、以及一名 70 多岁的男子 —— 三人的身体状况都很是危...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