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地球以外的星球存在智慧生命的几率有多大? NEW 据外媒BGR报道,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副教授David Kipping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新的论文,探索了地球以外的星球存在智慧生命的几率,他列举了一些硬性和非硬性的数据。“从进化的时间线来看,生命的迅速出现和人类的晚期进化,当然是有暗示性的,” Kipping在一份声明中说。“但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实际量化出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关于宇宙中的生命,他提出了四种可能的现实。生命是常见的,智慧生命几乎同样常见;生命是常见的,但智慧生命却不常见;生命是罕见的,但通常... Read More >
202005-20 NASA打造了一支“宇宙射线枪”以研究太空辐射对生物的潜在影响 NEW 得益于大气和磁场,地球上的生命可以极大地避免宇宙射线所造成的影响。然而在太空中探索的时候,宇航机构必须慎重思考其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如果未来某天我们要在月球或火星上展开长时间的研究,就不可忽视狂野的宇宙射线所带来的各种潜在威胁。有鉴于此,美国宇航局专门打造了一台研究用的、可发射高能粒子束的机器 —— 简称“宇宙射线枪”。(图自:NASA)如长时间暴露于太空辐射(GCR)下,可能会对人体的 DNA 和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物学功能。遗憾的是,当前相关研究的认... Read More >
202005-15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漱口水是否具有杀死新冠病毒的潜力 NEW 据外媒BGR报道,目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正在争先恐后地研发疫苗和寻找成功的新冠病毒治疗方法。即使这意味着尝试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这是几个英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做的--他们正在研究漱口水是否可以成功地攻击致命的新冠病毒。他们刚刚在《功能》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初步分析,认为现有的关于其他病毒的研究支持了“是否可以考虑将口服漱口水作为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一种潜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的观点。如果事实确实如此,这无疑是与目前的大流行病有关的一个罕见的好消息。虽然世卫组织本周指出,目前没有任... Read More >
202005-15 欧洲宇航局提出激光能源传递方案 助力漫游车探索月球的阴暗区域 太阳能不仅在地球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月球和火星探测器也严重依赖这种可持续能源来工作。遗憾的是,一些漫游车需要深入背阳面,比如永久处于阴影中的月球极地区域。好消息是,欧洲宇航局(ESA)刚刚提出了一套新颖的系统 —— 向漫游车发射激光来传递能源。西班牙郊外夜间测试的一辆 ESA 月球车(图自:Fernando Gandía / GMV)多个轨道探测器的数据表明,月球极地区域有大量氢元素聚集,因此很可能存在水冰。鉴于这些陨坑底部从未经受过任何的阳光直射(或长达数十亿年),我们对此... Read More >
202005-14 液态金属造出机械手掌:加热冷却后恢复原状 据外媒报道称,在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副教授Pu Zhang带领下,一个科学家团队通过3D打印出一种被称为菲尔德合金的现有金属,开始了网格型结构的研究。这种合金以其发明者、化学家西蒙·库伦·菲尔德(Simon Quellen Field)的名字命名,由铋、铟和锡的混合物组成。它在加热到62°C (144°F)时也会熔化,但冷却后会重新凝固。利用真空铸造和保形涂层技术的组合,这些合金格子随后被覆盖了一层橡胶。只要环境温度保持在62度以下,所得到的结构就会保持刚性。然而,一旦加... Read More >
202005-14 鱼刺卡喉咙 喝醋、吃馒头有用吗?答案全在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也变得多种多样。而最常见的肉食当属鸡、鸭、鱼、肉了。不过很多人在吃鱼的过程中,都遇到过鱼刺卡喉的情况,一出现这样的问题,长辈们总会建议用喝醋、吃馒头、吃饭团的方式解决,说是吃馒头、咽饭团可以把鱼刺吞下去,喝醋可以把鱼刺软化。那么,以上种种“土方法”到底靠不靠谱呢?今天就和大家说清楚。鱼刺卡喉有什么危害?鱼刺卡在喉咙咽喉部位会感觉到刺痛和明显的异物感,如果鱼刺刺到咽部的粘膜,会导致充血、水肿,甚至会诱发咳嗽。另外鱼刺卡喉还可能引起反射性喉痉... Read More >
202005-13 新冠疫情又带来严重后果 或将导致额外数十万人死于艾滋病 5月11日,据外媒报道,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召集的一个模型分析小组今天表示,如果不努力缓解和克服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卫生服务和供应中断的问题,那么2020至2021年间出现为期6个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断,可能将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人数多增加50多万人。这一模型分析表明,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可能导致服务中断。6个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断的影响可能实际上会将艾滋病相关死亡倒退到2008年的水平,当时该地区观察到出现95万与艾滋病相关死亡。分析指出,... Read More >
202005-13 GlobalFoundries放弃7nm等先进工艺:追逐硅光子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玩家也是越来越少,基本都快成了台积电的独角戏,三星电子、Intel都有些勉为其难。早在2018年8月份,AMD制造业务独立出来的GlobalFoundries就宣布放弃7nm工艺项目,未来的5nm、3nm工艺研发也直接搁浅。AMD CPU处理器、GPU显卡随即全面转向台积电,结果7nm工艺的Zen 2家族大放异彩。那么,GF未来是不是只能靠12/14nm、22nm这些“老工艺”苟活了呢?显然不是,人家早就找好了新的、更光明的路子,那就... Read More >
202005-08 狗经训练后可嗅闻到人体潜在的新冠病毒 目前,科学家正在训练狗通过鼻子嗅闻识别新冠病毒,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一个最新项目正在积极进行疾病检测,研究人员对狗进行试验,观察这些狗的嗅觉能力是否有助于探测早期潜伏在人体的新冠病毒。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最新声明称,狗能够准确识别出无症状新冠病毒感染人群,随着人们重返工作岗位,社交距离的限制变得放松,狗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癌细胞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味是独一无二的,狗灵敏的鼻子拥有多达3亿个嗅觉细胞(而人类鼻子大约有600万个嗅觉细胞),... Read More >
202005-08 这操作简直太6了:摧毁一颗行星需要多少能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奥德朗星(Alderaan)到奇基米星(Kijimi),西斯的君主们显然很喜欢把行星炸成碎片。那么,《星球大战》里的末日武器究竟有多强大呢?在电影《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中,最终秩序想给银河系里的每个人一个教训。于是,在银河皇帝帕尔帕廷的命令下,一艘绪斯同级歼星舰从太空发射了一束超级强大的光束,炸毁了奇基米星。你是否也在想:炸毁一颗行星需要多少能量?当然,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即使并不真实,但计算起来仍然很有意思。行星爆炸的视频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估算行星炸开后... Read More >
202004-28 大疆Mavic Air 2测评:拍得更好 飞得更稳 续航大增 记得2018年的这个时候,全新Mavic Air问世。在纽约发布会上,当主持人从上衣口袋中竟然掏出了这台折叠无人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大疆再一次刷新了折叠无人机的体积,它的大小与iPhone X差不多还能折叠,也只有一瓶矿泉水的重量,轻松放进口袋。大疆Mavic Air 2来啦!(视频)虽然体积缩小,但性能没有缩水,续航21分钟、4 公里图传,1/2.3 英寸 CMOS,对于旅行摄影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这两年间,大疆相继推出了跟哈苏合体的大疆御2系列,还有可在室内飞行的迷你无... Read More >
202004-23 宇宙出现自带毒气的奇特星际彗星:零下251度 鲍里索夫彗星(2I/Borisov)是一颗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星际彗星。观测结果显示,这颗彗星被一团有毒气体包裹,而这些气体是在已知最冷的环境中形成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鲍里索夫彗星很可能是在其起源的恒星系统——克鲁格60(Kruger 60)——的外围形成的。该区域的温度可能低至惊人的零下251摄氏度,足以让一氧化碳(CO)冻结。NASA的科学家表示,鲍里索夫彗星具有长达十多万公里的彗发,即围绕在慧核周围的模糊云状物,其中含有水和异... Read More >
202004-23 为何美国疫情如此严重?电视主持对新冠态度影响观众防疫与死亡 美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不同电视主持人对新冠疫情的立场态度,与他们各自观众在疫情中的感染程度和死亡人数呈现出明显关联。汉尼提(Sean Hannity)和卡尔森(Tucker Carlson)是美国Fox电视台的两大台柱主持人,两人的受众影响力几乎接近。汉尼提的谈话节目每天有420万人收看,而卡尔森的节目也有400万忠实观众。Fox是美国受众最多的电视台。但这主要是因为Fox是美国主流媒体中唯一的保守派,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忠实拥趸,而其他电视台政治立场都偏向自由派或者中... Read More >
202004-22 迄今宇宙最大爆炸事件:相当15个银河系喷发炽热气体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报告称,一场巨大的宇宙爆炸撕裂一个遥远星团中心区域,释放的能量是此前纪录保持者的5倍。在某些方面,此次宇宙爆炸与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时山顶被掀掉的情况十分相似,一个关键的区别是,该宇宙爆炸相当于15个银河系排成一列放在火山口,猛烈喷发出星团炽热气体。 该宇宙爆炸发生在蛇夫座星团,距离地球大约3.9亿光年,西蒙娜和她的同事认为该宇宙爆炸源自星团中某个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该宇宙爆炸发生在蛇夫座星团,距离地球大约3.9亿光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