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户外空气中的颗粒物首次检测到新冠病毒,来自意大利伦巴第 NEW 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国内的科研团队也在围绕新冠病毒(SARS-CoV-2)展开多方面研究。日前,来自意大利国内博洛尼亚大学、“阿尔多·莫罗”大学、的里雅斯特大学、米兰大学等团队的13名研究人员在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意大利北部贝加莫颗粒物(PM)中发现SARS-Cov-2 RNA:第一个初步证据”。研究人员获得第一个初步证据表明:SARS-CoV-2 RNA能够存在于户外空气中的颗粒物(PM)上,这提示在大气稳定和PM高浓度的条件下,SAR... Read More >
202004-22 中国天眼新发现:2.6万光年外 有一只“红背蜘蛛” NEW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2016年落成,经过全方位调试后于2020年1月完成国家验收,开始开放运行。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消息,天文工作者在FAST对球状星团M92的观测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脉冲双星系统“红背蜘蛛”(redback system)。脉冲星是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也是天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是大质量恒星死亡的产物,具备极高的自转速度,迄今发现最快的甚至只需1.39毫秒就能自... Read More >
202004-22 瑞士开发出可探测空气中新冠病毒的新型传感器 NEW 瑞士一个研究小组21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够灵敏、可靠地检测到空气中新冠病毒的生物传感器,不但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诊断替代方法,还可用于实时监测火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空气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1日发布公报说,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由该机构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医院等合作开发,它是基于在玻璃基质上制备的被称为“金纳米岛”的金纳米结构,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与新冠病毒RNA(核糖核酸)序列相匹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受体“嫁接”到上述金... Read More >
202004-22 新冠病毒来源世卫组织表态:证据均表明源于动物 而非实验室 4月21日,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沙伊布在日内瓦举行的线上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世卫组织在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过程中也在和“信息疾病”做斗争。她表示,所有可获得的证据都表明该病毒源于动物,而非实验室。沙伊布表示,该病毒的生态宿主可能是蝙蝠,但是该病毒如何从蝙蝠转移到人类身上尚不清楚。几个工作组目前正在寻找病毒的来源,但仍未得到绝对肯定的证实。沙伊布强调,所有人都应该注重于事实,而非恐惧。她表示,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大约70%的人类疾病源于... Read More >
202004-20 地球发现“双胞胎兄弟”:体积仅为地球1.06倍 即使美国宇航局开普勒行星探测器于2018年10月30日燃料耗尽结束生命,但它之前的观测数据仍能带来一些重大发现!目前,科学家在分析开普勒望远镜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宝藏级的太空发现:一颗地球体积大小的系外行星!它很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系外行星Kepler-1649c环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距离地球300光年,最新研究报告称,Kepler-1649c每隔19.5个地球日环绕红矮星运行一周,它位于恒星“宜居带”,即液态水可能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合适距离。由于红矮星光线较暗,因此其宜居带非... Read More >
202004-20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海洋细菌:能从阳光中获取能量 科学家在海水样本中发现迄今最大的海洋细菌,它能够从太阳光线中获取能量。几年前,一台价值80万美元的高精密医用荧光活性细胞分选仪悬挂在起重机上,准备装载到海洋研究船,与此同时,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家亚历山德拉·沃登(Alexandra Worden)和同事们准备在大西洋起航,收集单细胞真核生物,并单独隔离进行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此次海洋研究活动还在太平洋寻找古生菌、细菌和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有机体,沃登和同事希望采集海水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但这种做法将潜在地会影响样本的生物多样性,他... Read More >
202004-15 神秘天外来客第一次冲入太阳系:外星人飞船?真相意外 2017年10月19日,人类有史以来发现了第一个闯入太阳系的系外天体,更因其独特的形状、轨道、速度而备受关注,很多人甚至认为它是一艘星际飞船或者一枚探测器,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神作《与拉玛相会》似乎要成真了。包括哈佛大学天文系Avi Loe这样的正经科学家,都有这种想法。这个天外来客被命名为“'Oumuamua”,出自夏威夷语,侦察兵或者信使的意思,而中文名定为“奥陌陌”,在音译的基础上带有神秘远方来客的意味。被发现时,奥陌陌正以每秒26公里左右的速度,从天琴座方向... Read More >
202004-15 宇宙中怪异星体:最大“巨无霸”恒星直径是太阳1700倍 宇宙70%恒星是微小的红矮星,它们暗淡、光线微弱,以至于观测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恒星缺乏想象力。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普通恒星”掩盖了宇宙恒星的真实命运,有的体积很大,有的体积很小,有的运行速度快得惊人,而且恒星种类繁多,从超巨星至小得像气态行星的恒星,一些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完全脱离主星系,此外,一些恒星的存在超出了科学家的认知范围。1、最大的恒星红色特超巨星UY Scuti是迄今发现最大的恒星,其直径是太阳的1700倍,相比之下,太阳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该恒星... Read More >
202004-15 大疆全新Mavic无人机来了:迄今最安全 大疆创新放出预热海报,4月28日上午09:30将发布新品。此前有消息称,新Mavic将于4月底发布,时间上吻合,想必就是Mavic Air 2。海报显示,新品有着流线造型,极具动感,配合绿色电源灯,科技感十足。根据此前爆料,Mavic Air 2定位将介于Mavic Mini和旗舰系列Mavic 2之间,几乎延续了前一代Mavic 2的设计,不过外壳材料更坚固,且轻量化,据说重量介于Mavic Air的430g与Mavic Pro的907g之间,尺寸也比Pro略小。相机方面,... Read More >
202004-13 人类冠状病毒的前世今生: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人类冠状病毒到底有哪些?它们来源于哪些动物?在人类引起什么疾病?此次新冠病毒肺炎有哪些特点?其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制有哪些值得期待的进展与突破?全球大流行的走向和终局又是什么?从2019年12月31日宣布找到新冠病毒到今天,三个多月以来人类真实地见证了这个病毒。从发现到全球大流行,疫情的发展情况能这样被记录下来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做出来很多的贡献:比如我们12月30日宣布找到病毒,1月12日测定核酸序列,然后很快和全世界分享了数据。当然也有不足之处,1月... Read More >
202004-13 新研究显示超声技术如何被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据外媒报道,由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一种新型的超声技术如何帮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结果描述了聚焦超声是如何削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细胞中的血脑屏障,这可能会改善治疗该疾病的药物的吸收。"血脑屏障是一种半透明的屏障,它在脑部血管中划线,重要的是保护脑组织,但这种保护功能也阻止了针对脑部疾病的药物和疗法的吸收,"来自QIMR Berghofer的项目首席研究员Anthony White解释道。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探索阿尔茨海默病与... Read More >
202004-09 天然抗生素!伤皮肤的紫外线或有助于治疗皮肤癌 4月7日,据外媒报道,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首次确定了人类皮肤在暴露于紫外线(UVR)后如何抑制炎症。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皮肤在暴露在紫外线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炎,特别是通过阳光照射和晒伤,但皮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及如何长期适应至今仍未知。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健康的志愿者的皮肤安全地暴露于单一剂量并能够引起炎症的紫外线中,然后采集皮肤样本,研究人员检查了一段时间内皮肤的免疫状况和成分。结果表明,紫外线能够将不同T细胞:CD4(+)GATA-3(+)和CD8(+)... Read More >
202004-07 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嗅觉丧失 可能终身无法恢复 最新研究显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嗅觉丧失现象,专家称可能终生无法恢复正常嗅觉能力。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3月初,27岁美国加州居民伊莎贝尔·罗莎(Isabelle Rosa)开始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在此之前她曾以为这仅仅是一场普通流感,但随着她持续发烧和干咳,以及美国国内新冠病毒疫情日益严峻,使她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可惜的是,正如许多美国居民所经历的那样,医生通过远程通讯方式告诉她只要症状不明显,最好呆在家中,无需做任何检查。虽然罗莎的症状未危及生命,但确实变得更加... Read More >
202004-07 NASA宇航员向居家隔离的人们提供建议 据外媒BGR报道,断绝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定量配给物资,在家里过上几个星期的隔离生活。当谈论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新生活方式时,很容易联想到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生活。目前,由科学家组成的一支宇航员团队正在国际空间站中,他们是由自我隔离的大师组成,而其中一位科学家--美国宇航局的 Jessica Meir---最近提供了她自己的一些见解,介绍了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保持安全。Meir透露,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远离地球上的任何与大流行病相关的灾难,是多么奇怪的事情。&quo...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