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 太阳系一点都不简单,极其精巧的设计背后,暗藏着宇宙的秘密 NEW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原本应该存在于小行星带的位置,如果这颗行星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情况就变得非常的复杂,太阳系在接下来就会变得越来越混乱。同时,还有一种情况的发生就是由于这颗行星的存在,太阳系中混乱的情况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太阳系中的行星被撕成碎片一样,从太阳系中飞出去。但是这些都是研究中发现超级地球在太阳系中存在的一种可能,这并不代表真的存在,只是一种天文学家进行模拟的一种想法。不过这种想法的提出不是毫无道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模拟。撕成碎片的... Read More >
202407-16 月球发现可进入洞道:有望用于建造月球基地 NEW 快科技7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学者领衔的科研团队,依托美国航天局探测器收集的宝贵月球观测资料,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在月球宁静海(Mare Tranquillitatis)区域的地表之下,隐藏着一条壮观的熔岩管洞穴系统。这项突破性成果源自于对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精心采集的静海坑(Mare Tranquillitatis Pit)雷达数据的深入剖析。静海坑,作为月球上标志性的深坑之一,其半径横跨约百米,以陡峭的坑壁和倾斜的坑底著称,而今,其西侧区域在雷达图像... Read More >
202407-15 活久见!一颗恒星将于2024年10月之前爆发,夜空中肉眼可见 NEW 根据天文学家的预测,有一颗恒星将于2024年10月之前爆发,当它爆发时,将会成为我们在地球夜空中肉眼可见的天体。不得不说,这可谓是活久见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这颗即将爆发的恒星是一颗致密的白矮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1.37倍,体积却只比地球大一点,它属于一个被称为“北冕座T”(T Coronae Borealis)的双星系统,该系统在天空中位于北冕座,距离我们大约2630光年,其中的另一个“成员”是一颗红巨星,质量约为太阳的1.12倍,半径大约是太阳的75倍... Read More >
202407-15 宇宙中最大的星系,横跨1630万光年,银河系连零头都赶不上? 作为太阳系的上级,银河系的直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隐匿带阻碍了我们的视线,所以长期以来银河系的直径就在10万光年到20万光年之间徘徊。现在一般说银河系的直径是18万光年,拥有4000亿颗恒星,中心区域还有一个44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但在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阿尔库俄纽斯面前,银河系只是一粒尘埃,因为前者的直径达到了5个百万秒差距,也就是1630万光年,不要说银河系了,就算是本星系群内最大的仙女座星系,也比不上阿尔库俄纽斯的零头。但这么大的星系是怎... Read More >
202407-15 月球的未来战略意义:开启人类新纪元的钥匙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中,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其未来战略意义日益凸显。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化,月球不再仅仅是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体,而是成为人类迈向深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跳板。本文将探讨月球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的多重战略意义。一、太空基地与科研前沿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重要一步。月球拥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为长期太空居住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条件。NASA等航天机构已明确指出,月球基地的建立是人类真正踏出地球、迈向深空的第一步。在这里,科... Read More >
202407-15 科学家在火星上有重大发现,人类起源于火星?火星像被破坏的地球 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到底是从哪里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几千年以来,人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关于人类的起源,经历了神创论、进化论两个阶段,现在普遍认为,进化论是正确的,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物,生物再由简单到复杂,最后进化成智慧生命。但是,近些年来,进化论也受到质疑,人类的学名叫智人,属于哺乳动物、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在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当中,人是唯一的人科动物,也是唯一的人属、人种,在动物界,科与科、属与属、种与种之间的差别很大,比如猫科动物大约有14个属38个种,猫... Read More >
202407-15 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成为人类的新家园吗? 距离地球600光年之外,有一颗和地球一样大小的行星,这颗行星的母恒星叫做开普勒22,而这颗行星则被命名为开普勒22b。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卫星在系外发现了开普勒22b,令人十分吃惊的是开普勒22b竟然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和地球一样的生命环境、生命适居性,这更令人惊异的是开普勒22b距离地球整整有600光年!在这样的距离之外,居然有这么一颗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开普勒22b有没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星际移民的首选地呢?难道真的会有一天人类会在开普勒22b这颗行星上生活、工作、建立新的家园吗... Read More >
202407-14 天文学家:17000光年外有7颗怪星,共同守护着一个黑暗的秘密 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内可能有一个极为罕见的黑洞。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NASA / ESA天文学家在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中发现了7颗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的奇怪恒星。这些恒星的运行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却依然在环绕某个看不见的物体飞行。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围绕飞行的,可能是一个神秘的“中等质量黑洞”,且这个黑洞可能是迄今为止人们在银河系内发现的第二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相当于100至10万个太阳,是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缺失一环”。理论上这些黑洞在宇宙中的数量... Read More >
202407-13 超级地球被发现:可能20%都是水,唯一担心的是或已有外星生命 由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科学家在寻找宜居星球、生命星球时,都会参考地球的环境,例如这颗星球是否存在大气层、是否存在水、表面温度是否适宜等。在确定了这些参考因素后,科学家在寻找宜居星球、生命星球时,会对一些环境和地球相似的星球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在距离地球大约48光年远的鲸鱼座内存在一颗超级地球,它的大小大约为地球的1.7倍,质量是地球的5.6倍。这颗超级地球被称为“LHS 1140 b”,它环绕一颗红矮星运行。根据天文学家掌握的... Read More >
202407-13 外星人在联系人类?接收到了25个重复快速射电风暴,怎么回事?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无数令人费解的神秘现象。而当这些现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探测仪器中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外星人在尝试联系我们吗?最近,天文学家们就遭遇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谜团——来自外太空的创纪录25个重复快速射电暴(FRB)。这一切始于一个平凡的天文观测之夜。位于加拿大的一座大型射电望远镜正静静地扫描着星空,试图捕捉到那些来自遥远星系的微弱信号。然而,就在这座望远镜的接收器中,突然出现了一连串异常强烈的射电脉冲。这些脉冲不仅强度极高,而且重复出现了25次,... Read More >
202407-12 缺失的环节被发现:哈勃望远镜找到了半人马座欧米茄隐藏的黑洞 这是一个隐藏在星团中心的难以捉摸的黑洞。黑洞是通向深渊的宇宙陷阱。它们通常有两种尺寸。第一种是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当它们燃尽时,会坍缩成一个奇点,相当于我们太阳质量的五到十倍,被压缩成比这句话末尾的句号更小的东西。第二种已知类型是巨型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它们居住在星系的黑暗中心,吞噬任何经过附近的恒星。它们一定与星系形成的早期密切相关。真正难以捉摸的是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为数百或数千个太阳质量。它们是黑洞演化中“缺失的一环”吗?其中一个最好的候选者... Read More >
202407-12 探索宇宙的未解之谜—黑洞的秘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天体,它们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质量和引力,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其束缚,这就是黑洞。黑洞,这个看似科幻的概念,实则是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的存在挑战着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引领着科学探索的前沿。本文AJE美国期刊专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讨论黑洞的秘密。黑洞的发现与定义黑洞的概念最早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黑洞可能真实存在于宇宙之中。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惠勒首次提出了“... Read More >
202407-12 光在外层空间的运动是有限的。宇宙的年龄没有意义吗? 物质填充空间的基本定律表明,空间的所有维度永远不可能被物质填充。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穿过宇宙的光线不可能无限地移动,它会在传播700亿光年的距离后停止。空间填充世界构造的物理图景,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们也知之甚少。为什么量子粒子具有波动性?为什么它们在许多情况下通常表现得很奇怪,并且运动与物体运动的规律完全不同?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我们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它们本质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电子不断地围绕位于原子中心的粒子旋转。为什么物质不是由简单粒子堆叠在一起组成的... Read More >
202407-12 乘坐“宇宙列车”去旅行 宇宙浩瀚无穷,人类一直想飞到银河系之外的深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因为科技水平有限,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才刚刚飞出太阳系。现在,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恒星,乘上它的行星,我们或许可以驶向银河系之外的太空。人类刚飞出太阳系如果给宇宙画一幅地图,那人类抵达之地犹如一粒尘埃,小到让人难以看见。但越是未知,我们就越想知道它到底长什么样。虽然通过天文望远镜,人类可以获得千万光年之外的宇宙信息,但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最远也才刚飞出太阳系。这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天文数据我们都无法获取...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