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地球“孪生兄弟”:距地1402光年,全年385天,可能存在生命? NEW 不同于地球,有一颗行星只有一颗恒星,没有其他行星参与,这颗行星有大气层,甚至有海洋,并且一年都是385天……这颗行星离地球又有多远呢?这颗行星的年龄有多大,这颗行星上有没有生命?距离:这颗行星离地球有1402光年,距离地球较远,光速一秒走298千米,一年有3.15*10^13千米。光速从地球跑到这颗行星大约要跑1402年,因此这颗行星离地球有1402光年的距离。年龄:这颗行星和地球一样,都是大约45亿岁。这颗行星环绕一个被命名为凯普勒90的恒星运转,这颗恒星也有七颗行星,这七... Read More >
202409-20 人类已知最大:科学家发现 2300万光年长的黑洞喷流,研究登上《自然》封面 NEW IT之家 9 月 20 日消息,荷兰天文学家马丁・奥伊(Martijn Oei)领导的国际小组发现了一对约合 2300 万光年长的巨大喷流,相当于银河系的 140 倍,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已知的最大黑洞喷流结构。研究人员通过 LOFAR 望远镜网络得出了他们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已于本周四作为《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发表(IT之家附 DOI:10.1038/s41586-024-07879-y)。研究人员将这一奇观以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普非良(Porphyrion,又译波尔费里翁,为巨... Read More >
202409-19 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上超级风暴爆发的秘密:甲烷 NEW 在我们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两颗神秘的行星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的目光。它们远离太阳,表面温度极低,充满了冰冻的气体和液体,给人以冷酷无情的印象。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旅行者2号航天器曾飞掠过这两颗行星,拍摄了它们的首批近距离影像,科学家发现,这些“冰巨星”并非一片死寂,偶尔会爆发出惊人的巨大风暴,甚至有时可以用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到。但科学家们依然对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天气系统知之甚少。这些行星的风暴规模巨大,甚至在地球上都能用望远镜观察到,但这些风暴的爆发却毫无规律可... Read More >
202409-19 岩石行星能有行星环吗? 岩石行星能有行星环吗? 在太阳系中,气态行星有行星环,但是岩石行星却没有。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气态行星形成行星环可能不是因为它们是气体行星,而是因为它们位于外太阳系。据认为,太阳形成初期,释放的能量将大部分轻质的气体和挥发性分子从太阳系内部区域排出,只有较重的元素留在了太阳系内部,形成岩石行星。而外太阳系行星拥有的巨大引力,冰等易挥发物质的存在以及行星周围众多卫星对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牵引,意味着这些行星更有可能形成并保持行星环。 当然,这并不是说内太阳系里的岩石行星不能有行星环... Read More >
202409-05 空间实际上是由什么组成的?天体物理学家为我们揭秘 当你想到太空时,你会想到什么?想象一下,一个朋友吹嘘他们最近参观了一个宽敞的建筑、体育场或博物馆。你认为这座建筑是巨大的吗?它只是非常大,还是看起来很空?“宽敞”这个词并不一定意味着空。它只是表明有足够的空间来移动里面的物体。同样,外层空间也不是完全空无一物。它是巨大的,永远在膨胀,但里面有很多东西。当Nilakshi Veerabathina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常常想知道云有多远,地球之外有什么,太空有多大。这种好奇心促使他攻读天文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作为德克萨斯大学... Read More >
202409-04 太阳系发现“土豪”星球,质量是地球15倍,上面流淌着钻石海洋 这个星球不仅因为其巨大的质量和璀璨的钻石海洋而引人注目,更因为它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潜力而备受瞩目。接下来,强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颗神秘星球的奥秘。一、土豪星球的发现与位置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人类始终对未知充满好奇。近年来,天文学家们通过高精度的望远镜和探测器,在太阳系的外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天体——“土豪”星球。这颗星球距离我们约100光年,位于一个名为“柯伊伯带”的区域。柯伊伯带是一个环绕太阳系的巨大环带,其中分布着众多小行星、彗星等天体。而“土豪”星球就是其中最为... Read More >
202409-04 晃动的宇宙:首次直接观测到长期理论等离子体的不稳定性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测量技术,使用质子射线照相来观察等离子体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码黑洞发出的星系间等离子体射流的形成,为宇宙现象提供新的理解。揭开等离子体动力学的奥秘无论是在星系之间还是在被称为托卡马克的甜甜圈形状的聚变装置中,被称为等离子体的带电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经常会遇到强大的磁场,改变形状并在太空中晃动。现在,一项利用质子(亚原子粒子,构成原子核)的新测量技术首次捕捉到了这种晃动的细节,这可能为了解在恒星之间伸展的巨大等离子体射流的形成提供了线索... Read More >
202409-04 暗物质是否来自大爆炸前形成的黑洞? 在宇宙学中,大爆炸通常被认为是宇宙的起点,但最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大爆炸可能并非宇宙的开始。《LiveScience》援引了一种宇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可以在收缩和膨胀阶段之间“反弹”。 这项新研究提出,暗物质可能由大爆炸之前形成的黑洞组成,这些黑洞形成于宇宙从上一个收缩阶段过渡到当前膨胀阶段期间。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种场景,即暗物质由原初黑洞组成,这些黑洞形成于宇宙最后一次收缩阶段期间的密度波动。他们的发现发表在6月份的《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杂志》上。在这种“反弹... Read More >
202409-04 紫微星异常闪烁,难道恒星也有尽头?超新星爆炸背后的知识 “这颗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还是碰瓷儿的?”秋夜中,远离城市明灯和车水马龙,仰望银河时,都能在淡蓝色的星海中发现一颗生机勃勃的蓝色小星星,有如一颗与众不同的瑰宝,尽显其璀璨光芒。这颗蓝色小星星在名为“北斗”的星宿中,位于其最靠南的位置,是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担负着主持一帝三宫的重任,因此就有了“紫微”之名。其实,这颗星并不是掉下来的,更不是人间的那种碰瓷,而是位于地球外的数光年之外的一颗超大星。它常常会周期性地发出柔和的蓝色光芒,但有时候它又会变得十分不安分,忽明忽暗:有... Read More >
202409-04 为什么宇宙大部分是“黑暗和虚无”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那无尽的黑暗到底有多黑?在繁星闪烁的夜空背后,是无边的黑暗和虚无,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天文学家们困扰了几十年。 科学家们最新的发现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建立在无数观测和探测的基础上。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宇宙飞船自2006年发射以来,已经为科学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发现。最令人熟知的是其在2015年成功近距离飞掠冥王星,首次为人类揭开了这个遥远冰冷的矮行星的面貌。但新视野号的任务并未因此结束,它的旅程继续深入宇宙,迈向更遥远的星际空间。人类... Read More >
202409-04 神秘“小红点”可能是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探测百亿光年外的遥远深空时,发现了一些很小的明亮红色天体,现有理论难以确定它们到底是什么。最近的两项研究显示,这些昵称为“小红点”的神秘天体有可能是内部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这是美国航天局2022年7月12日公布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宇宙图像。新华社发(美国航天局供图) 大多数“小红点”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约6亿年,存在不到10亿年就会“消失”,半径通常只有500光年或更小,不到银河系的百分之一。天文学家此前曾设想,“小红点”... Read More >
202409-04 月球有水?美国阿波罗382公斤月壤竟未察觉?中国嫦娥五号揭开真相 你们听说了吗?月球上竟然藏着水分子的小秘密,而且是被咱们中国的嫦娥五号给“挖”出来的!当全世界都以为月球是颗干燥无垠的“银盘子”时,嫦娥五号带着它那1731克的珍贵月壤,悄然间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要知道,美国阿波罗那六趟轰轰烈烈的载人登月,搬回了足足382公斤的月壤,愣是没发现这水的踪迹。这下子,是不是觉得咱们的嫦娥探月有点“深藏不露”的味道了?想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可是轰动全球,一口气搬回381.7公斤月球土特产,那阵仗,简直比搬金砖还牛!可你猜怎么着?这堆土里竟然藏着... Read More >
202409-02 45亿年前地球遭受小型天体的密集撞击,如今地球仍是“伤痕累累” 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天体撞击事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来自太空的不速之客,大小不一,带来的破坏也各异。小型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摩擦而燃烧,最终化为一抹流星,消散在茫茫夜空中。 然而,大型陨石的撞击则是毁灭性的。想象一下,一个直径超过90米的陨石以极高速度撞击地面,其释放的能量堪比上千颗广岛原子弹。这样的撞击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后果将无法想象。实际上,科学家们估计,类似规模的撞击事件,理论上每个世纪都可能发生一次。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何时会发生,但它无疑是地... Read More >
202409-02 天文学家新发现: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的超大黑洞或在苏醒! 前段时间,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报道称,人类可能首次观测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过程。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处女座上一个椭圆星系(SDSS 1335+0728)的中心,距离地球3亿光年,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在此前几十年的观测中,它一直处于平静的休眠状态。从2019年12月开始,它变得异常活跃,并持续到现在。该发现以“SDSS 1335+0728:一个百万倍黑洞质量的苏醒”为题,刊登在《天文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