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疑点重重,月球的存在是真的合理吗? NEW 随着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将脚步走到了地球之外,人类在1969年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从此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便越走越远。尽管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中美俄目前都计划登陆火星,但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人类目前对于月球的了解都是通过月球的正面了解,而月球还有一面永远背对人类,月球的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东西,人类的科技并不能探明。人类早已经熟悉了有月亮的存在,但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人思考过吗?人类对于这个问题不研究还好,一研究就发现了许多非常让人惊讶的问题,月球竟然是一... Read More >
202408-28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外星人,但外星人或许根本就不是“人”! NEW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无尽旅程中,寻找外星生命始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科学家们在追寻地外生命的过程中,往往会基于地球上已知的生命特征来进行推测和探索。然而,这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探索方式可能会带来局限,因为我们很难预知外星生命是否也会拥有与地球生物相似的生存方式和特征。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想象,从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到复杂的高级生物,生命在地球上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多样性。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在宇宙的其他角落,生命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出现并演化呢?或者,外星生命可... Read More >
202408-27 地球不再完美?银河系内宜居行星可能达到3亿颗,会有外星文明吗 NEW “银河系可能存在30亿颗宜居行星,地球大概只是30亿颗中的一件,所以地球的生物最好别耍横!”相信看到这句话的人对这句话肯定是不敢苟同的,有人说:“地球上有生物,又没有外星球上有人类”。那银河系内宜居行星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可能存在着外星生命吗?科研人员便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表示银河系内宜居行星可能达到3亿颗。那么这3亿颗宜居行星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吗?银河系内宜居行星数目是多少?据天文学家统计:银河系中有近4000亿颗恒星,对应着的行星大概有数以兆计。在这么多行星中,... Read More >
202408-26 冥王星上拍到一只“蜗牛”,再次引发天文界争议,冥王星能否回归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并称为“九大行星”,直到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的方式正式将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行星之列只剩下八大行星。 冥王星的探索是从1906年开始,探索者为罗威尔天文台的创办者帕西瓦尔·罗威尔,这项探索直到他去世都没有任何结果,她离世之后,项目也就停止了,罗威尔的遗孀企图获取天文台所有财产,因为法律纠纷,又重启搜索项目。 1930年汤博在对比拍摄的夜空照片时发现了一个可能移动的... Read More >
202408-26 颠覆霍金猜想!数学家证明极端黑洞可能存在 霍金 50 年前提出的猜想被颠覆了!数学家们最新证明,极端黑洞可能存在。 这与霍金等人在 1973 年提出的黑洞热力学第三定律相悖。极端黑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指黑洞表面或事件视界的引力为零,它的表面不吸引任何东西,但是如果把粒子推出到黑洞中心,还是无法逃逸。而且由于黑洞的温度与表面重力成正比,表面重力不存在即意味着黑洞没有温度,无法发射热辐射。这又与霍金辐射理论相违背,该理论提出黑洞不是完全“黑暗”的,而是能以特定方式缓慢向外辐射能量,从而逐渐失去质量并最终可能消失。但... Read More >
202408-22 美国在月球上安“钟表”,妄图抢占先机?中俄第一个说不 现在月球上几点了?这是现在航天大国都在思考的问题,正当大家还在疑惑的时候,美国突然跳出来大喊,都听我的,我说几点就是几点。 表面上看,一个时间标准,好像决定不了什么,但实际上,美国的矛头对准的还是中俄。不久前,白宫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达命令,要求赶紧制定出具体的方案。不过,NASA认为,虽然“协调世界时”是地球上用于记录时间的黄金标准,但这个标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月球。 因为这背后有科学依据,时间受到重力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地球和月球上分别启动两个完全同步的时钟,... Read More >
202408-22 JWST观测揭示:宇宙膨胀速度或迎来新共识 宇宙膨胀,埃德温·哈勃的这一里程碑式发现,至今仍牢牢占据着宇宙学探索的最前沿,成为引人入胜的未解之谜。尽管我们已知宇宙在持续膨胀,但在精确测量其速度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哈勃张力,这一现象揭示了不同测量方法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那么,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天文学观测网络和技术的飞跃,科学家们是否能揭开宇宙膨胀背后的秘密,从而解开这一宇宙级谜题?哈勃张力,作为现代宇宙学领域的重大挑战,其核心焦点在于哈勃常数的测量差异。这一数值,代表着宇宙膨胀的速度,却因测量方法的不同而产生... Read More >
202408-22 为啥人类逐渐不愿再研究金星?专家:越了解金星,越让人绝望 综述 金星是太阳系内最亮的行星,因其明亮的光芒被称为“启明星”或“长庚星”。它的直径约为12,104公里,几乎与地球的直径相当(地球直径为12,742公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0.815倍,因此金星常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科学家们最早对金星产生兴趣,部分原因是它与地球的相似性——大小差不多,质量也差不多,甚至离太阳的距离也相对接近。起初,大家都以为金星可能是个温暖湿润的地方,或许还会有海洋和生命。然而,随着探测任务的展开,情况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金星的探索史 最早的金星... Read More >
202408-22 科学家发现神秘天体在太空中疾驰 速度是声速的1500倍 据英国《都市报》8月20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一个比地球大27000多倍的巨大天体正高速在银河系中疾驰,它有可能完全逃离银河系,飞向星系际空间。这个天体正在以超过120万英里每小时的速度穿过银河系,该速度几乎是声速的1500倍。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个天体到底是什么,不过有人认为它是一颗褐矮星。褐矮星是比行星大的恒星,不过它的大小不足以像太阳那样维持长期的核聚变。据悉,这颗天体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80倍,这使它正好处于恒星和褐矮星的边缘,这种天体有时被称为“失败的恒星”。美国... Read More >
202408-22 倒霉恒星定期供喂物质,科学家成功计算黑洞进食日历 一对恒星在路过黑洞后,其中一颗被完全吞噬,另一颗虽然侥幸逃脱,但轨道改成绕黑洞运行,并周期性被后者吃掉一部分物质。现在,天文学家除了正确预测该黑洞何时吃掉恒星部分物质,还计算出它的下一顿恒星进食时间表。 根据NASA钱德拉拉X射线天文台、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ESA XMM-牛顿卫星数据,天文学家在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如何、何时消耗物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距地球约8.6亿光年的星系中心,坐落一个质量约太阳5,00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2018年天文学家发现由该黑洞吞噬物质引发... Read More >
202408-22 银河系有4000亿颗恒星,太阳公转的路上,会撞上其他恒星吗?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银河系的恒星数量下限为1000亿颗,上限约为4000亿颗。当然,这只是星数。每个星系都有不同数量的行星,还有无数的小行星。刹那间,银河系中的天体数量从几千亿以指数级增长。太阳带着地球穿过银河系。这太危险了。每当一颗恒星迎面飞来,整个太阳系就注定了……?银河系有多少颗星星? 20世纪初之前,天文学家一直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所以人们在观测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些天体并不在银河系中。比如,赫歇尔数出十万多颗星星,绘制出银河系的位置,梅西耶把各种天体数出来... Read More >
202408-22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理论头上的乌云“最后秒差距”,终于有了解释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始终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目光。我们所熟知的黑洞仿佛是宇宙中的“吞噬者”,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质量,还能使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然而,当科学家们试图解释超大质量黑洞(SMBH)的形成时,却面临着一个至今未解的难题——“最后秒差距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理解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通过合并更小的黑洞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规模。这个谜团困扰了天文学家几十年,也促使他们不断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破解这个难题。现在,科学家们可能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提... Read More >
202408-22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的时候,就是地球流浪之时 当人们晚上遥望星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轮明月当空。而正常情况下,人们所观察到的月亮并不是只有圆形,它会根据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比如在每个月初时,人们所看到的月亮便是月牙形状。而到每个月中旬的时候,月亮就会渐渐变圆润,为此,古人将这几种现象称为“月朔”和“月望”。尽管在普通人的眼里,月亮是一个很普通的天体,只要晚上天朗气清的时候,人们都会抬头望见明月,古人为了赞美月亮,曾作下不少关于月亮的经典诗作。然而,实际上月亮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天体,不仅发生在月亮身上的传说有很多,... Read More >
202408-22 星空有约丨今年首个“超级月亮”现身夜空,你看见了吗? 这是8月19日晚在江西南昌拍摄的“超级月亮”与滕王阁“同框”。(星空摄影师戴建峰 摄) 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8月20日凌晨,今年首个“超级月亮”如约现身夜空,我国天气晴好地区的公众于19日晚至20日晨赏拍到了这轮“胖月亮”。 这是8月19日晚在浙江宁波拍摄的“超级月亮”。(星空摄影师刘钊 摄) “超级月亮”不是一个天文术语,本质上是“近地点满月”,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月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称为近地点...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