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地球面临星际危机?3颗恒星向地球逼近,1颗已入侵太阳系! NEW 在人类数千年的星空观察历史中,我们一直以为那些固定在夜空中的星星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我们称它们为恒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恒星不仅运动剧烈,甚至有三颗正直奔太阳系而来,使得地球遭受彗星撞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718年左右,哈雷和其他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发现,恒星实际上是在运动的。它们在太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但由于距离太远,肉眼很难察觉它们的运动。恒星的运动速度范围从每秒几千米到几百千米,与之相比,火箭的速度就像龟爬一样慢。这些大小不一的恒星,有的正在远离太阳,有的则在靠近... Read More >
202410-08 猎鹰9号成功发射欧空局赫拉小行星任务-深空探测6 NEW 猎鹰 9 号于 10 月 7 日发射升空,为 ESA 运送 Hera 小行星探测器。图片来源:SpaceX 网络直播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10 月 7 日,猎鹰 9 号火箭成功发射一颗欧洲小行星探测器,并部分返回飞行。美国东部时间10月7日上午 10:52,猎鹰 9 号从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升空。大约 76 分钟后,火箭为欧洲航天局部署了 Hera 小行星探测器,上面级两次点火,将探测器送入星际轨道。“它表现完美,”欧空局赫拉项目经理伊恩·卡内利在发射几小时后接受采... Read More >
202410-05 哈勃望远镜最新观测报告:黑洞“喷灯”导致附近恒星爆炸 NEW 近期,科学家们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观察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时,居然意外的发现了一股巨大的“喷灯状”等离子体射流向宇宙射出。这一发现揭示了这些黑洞如何影响其周围恒星,甚至导致附近恒星发生爆炸。研究人员发现,这条长达3000光年的等离子体射流源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这一发现令人震惊,因为任何靠近这股射流的宇宙天体都将面临致命的威胁。更为惊人的是,最新观测表明,即使在射流的外围,附近的恒星系统也会遭受到毁灭性的影响,导致它们发生爆炸。这种... Read More >
202410-05 天文学家发现环绕白矮星的类地行星,是地球将来命运吗? 距离地球4,000光年远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地行星,暗示地球可能的命运。当太阳演化成白矮星后,地球可能会成为冰封星球,并移到比火星更远的轨道。这个行星系统由一颗质量约太阳一半的白矮星和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组成,行星轨道距离约地球与太阳距离的两倍。此系统通过2020年微重力透镜效应发现,当时系统经过一颗背景星,导致背景星光亮度增强约千倍。透镜效应使科学家估算出系统基本参数,但透镜星光被其他背景星光掩盖,无法立即确定性质。三年后,科学家用夏威夷凯克天文台进一步观测,确定这颗行... Read More >
202410-05 难以解释的差异!韦伯望远镜新发现,人类理解的宇宙,可能并不真实 神秘而深邃的宇宙,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有些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很是令人困惑的谜题,例如科学家就通过韦伯望远镜新发现,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哈勃常数存在着难以解释的差异,而这也强烈暗示了,人类理解的宇宙,可能并不真实。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韦伯望远镜)哈勃常数的发现,源自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1929年的研究,他通过观测遥远星系的光谱红移,发现大量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这也被称为... Read More >
202410-05 美“苔丝”探测器发现一个独特的三星系统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借助美国航天局的“苔丝”探测器发现了一个独特的三星系统,拥有迄今发现最紧密的三星系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该系统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不到5000光年。两颗恒星相互绕转一周为1.8个地球日,第三颗恒星轨道周期为25个地球日,即每25天绕行这对恒星一周。这一发现打破了1956年创下的此类系统最短外轨道周期纪录,当时第三颗恒星绕其内部恒星运行周期为33天。研究人员表示,该系统边界结构紧凑,可以测量其恒星的轨道、质量、大... Read More >
202410-05 X9级国庆大烟花!第25太阳活动周迄今最强爆发:将引发强地磁活动 快科技10月5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天文台官方介绍,太阳赶在国庆假期也放起了“大烟花”。在世界时2024年10月01日22时和2024年10月03日12时左右,太阳分别释放了两次强烈爆发,环境应用静地卫星(GOES)给出的软X流量级别分别达到X7级和X9级。X9级国庆大烟花!第25太阳活动周迄今最强爆发:将引发强地磁活动其中,后者为本轮太阳活动周(第25周)迄今最强的耀斑,即使放眼整个太阳爆发观测历史也是属于前列了。同时,该爆发产生一个略朝向南侧的日冕物质抛射,中国气象局国... Read More >
202409-30 外星人在打仗?中国天眼探测到一次极端宇宙爆发,47天发生1652次爆炸! 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来自深空的强大、毫秒长的能量闪光感到困惑。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快速射电爆”来自天外,如新生的中子星或黑洞,而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来自外星文明的信号。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快速射电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10月13日《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中指出,该研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fast)捕捉到了“FRB121102”的极端爆发,它在短短47天内爆炸了1652次。快速射电暴背后的科学!有一个空... Read More >
202409-29 冥王星的轨道有什么特别之处? 冥王星的轨道有几个特别之处:1. 偏心率大: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约为0.249,远高于地球的0.016722。这意味着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明显的椭圆形,而不是接近圆形的轨道。2. 轨道交叉:由于其椭圆形的轨道,冥王星的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在某些区域相交叉。不过,由于两者的轨道平面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足够远,不会发生碰撞。3. 倾斜角度大:冥王星的轨道相对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轨道平面(黄道面)有一个较大的倾斜角度,大约为17度。这使得冥王星在运行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垂直摆动。4... Read More >
202409-29 韦伯望远镜探索银河系边缘,打开恒星形成研究新篇章 天文学家将韦伯太空望远镜指向位于银河系极边缘的一个恒星形成区域,这个区域距银河中心超过5万8千光年(地球距银河中心约2万6千光年),该区域被称为“迪杰尔云”(Digel Cloud)。凭借韦伯的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科学家得以前所未有地解析这个恒星形成区域,并捕捉到其中恒星形成爆发的细节。观测数据显示了极年轻的O型原恒星、喷流,以及独特的星云结构。这些观测使天文学家能够以研究太阳系邻近区域恒星形成的同样细节,深入探索银河系外围的恒星形成过程。尽管过去已知银河系边缘存在这些恒星形成... Read More >
202409-29 不穿宇航服会怎样?苏联3位宇航员,体液沸腾40秒内丧命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期间诞生了大量优秀诗人,更为后人留下无数的经典作品。李白无疑是众多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也被后人称之为诗仙。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迈为主,他曾在诗中写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便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正如李白诗中所写,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天空就有着特殊的情怀,人们总是幻想着天上有别样的风景,希望能够一探究竟。不过由于时代所限,古时人们根本不敢想象登上太空。不过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经飞出地球,更有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从各种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出,每... Read More >
202409-27 深圳最亮的彗星拍到了!6万年一遇,10月初甚至白天可见 2024年9月26日凌晨,深圳西涌沙滩,星空摄影师刘继银拍下了他与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合影。(上下两张拼接,拍摄参数:佳能6D,200mm,f4,ISO1600,单张20秒)9月26日清晨,深圳西涌首次拍到了今年备受瞩目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C/2023 A3)。该彗星在2023年1月9日由紫金山盱眙观测站发现,它是典型的近抛物线彗星,轨道周期极其漫长,它将于2024年9月27日过近日点,如果它能保持状态完整通过近日点并抵达地球附近,预计10月9日将达到-4.6等的视亮度... Read More >
202409-27 发现银河系以外的第一颗行星? 发现银河系以外的第一颗行星?迄今,我们已经发现了四千多颗系外行星。这里的“系外”指的是“太阳系外”——依然在银河系内。虽然其他星系上肯定也有行星,但发现“系外行星”已属不易,发现银河系外的行星就更难了。 不过,2020年,天文学家通过美国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太空望远镜,或许发现了第一颗银河系外的行星。这颗可能的行星,现在被命名为M51-ULS-1b,位于一个叫做M51的漩涡星系中,距离我们2800万光年。 天文学家并不是直接观测到它的。他们是在太空望远镜的2624次观测数据中... Read More >
202409-24 太阳系一点都不简单,极其精巧的设计背后,暗藏着宇宙的秘密 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有着一个数百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的组成物质很可能是行星形成过程中留下来的余料,但天文家们目前并没有发现这颗行星的存在。小行星带上看似有序的小行星分布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小行星带本应是一颗超级地球。是谁撕裂了这颗行星?这也意味着太阳系存在着一种未知的能量,让我们从这个小行星带的形成过程说起。根据拿伯特古尔德的说法:小行星带的形成是因为在距太阳系大约2700光年外的一颗红巨星爆炸,像一颗子弹一样的物质弹射出来时,这些物质将这颗行星...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