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微型超新星激波:模拟粒子加速 NEW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创造了微型的超新星激波,希望解决一个困扰科学家已久的宇宙之谜。当恒星死亡并以超新星的形式爆发时,会在周围的等离子体中产生强大的激波,将宇宙射线或高能粒子喷射到宇宙中。激波就如同粒子加速器,可以使高能粒子的喷射速度达到接近光速的水平。然而,科学家还没有完全了解激波是如何加速这些粒子的。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弗雷德里科·菲乌扎(Frederico Fiuza)领导了这项新研究,他说:“这些(超新星)是令人着迷的系统,但由于... Read More >
202006-04 脱发有救了!科学家培利用人类干细胞育出毛囊:可无限供应 NEW 6月3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为脱发和烧伤患者带来了希望,他们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毛囊组织,并成功在老鼠身上长出毛发。脱发和脱顶大多是由于毛囊受损导致的,因此最有的治疗效途径就是移植新的毛囊组织。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利用人体干细胞成功在培养皿中培养出皮肤类器官使这一治疗方法实现了。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干细胞可以形成任何类型的皮肤组织,在移植到缺少毛发的小鼠身上后,有超过一半的移植物上长出了2到5毫米的新毛发,这些新长出的毛发几乎与自然... Read More >
202006-03 科学家在南冰洋上空发现地球上最干净的空气 NEW 根据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地球上最干净的空气离人类定居的任何地区都不近。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揭示了南极洲周围的南冰洋是地球上拥有最干净空气的地方。得益于全球气候和天气模式的一些怪异,南冰洋上空的云层非常纯净。人类活动几乎影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可以在海洋中最偏远的地方找到垃圾,人类使用的塑料制品被冲到了偏远的海滩上,而这些海滩附近根本就没有人居住。研究人员在研究南冰洋上空的空... Read More >
202006-03 人类细胞首次实现可控可逆变透明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日发表一项生物技术研究,一个美国研究团队称,首次在实验室内成功将人类细胞可控、可逆地变成透明。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的独特生物光子工具,并极大推进人类对多种生物系统的透彻理解。尽管自然界许多动物出于隐藏目的,已经进化出可受自身控制的透明度,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活的人类细胞和组织的动态(即可控和可逆的)透明性的发展,仍然难以捉摸。科学家们已知有许多头足类动物能够改变其皮肤传播、吸收和反射光的方式,实现伪装的目的。譬如,雌性乳光枪乌贼就可以通... Read More >
202006-01 继第一颗3D打印心脏问世后 现在怎么样了? 记得大概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员使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成功“打印“了世界上第一颗3D血管化心脏,也是第一次有人设计并打印充满细胞、血管以及心室的完整心脏。时隔一年,现在全球3D打印心脏又发展到何种程度了呢?与其他脏器不同,心脏因其体积大、细胞种类繁多且需要自主跳动,才能具有功能。即便3D打印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在医疗领域例如颅颌面外科、骨科、口腔科等不乏3D打印假体植入案的今天,想要3D打印一颗匹配患者的细胞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特性的心脏,依旧非常困难。3... Read More >
202006-01 极值黑洞是否会衰变?可能取决于能量和熵之间的某些联系 通过仔细研究“极值”黑洞所引出的问题,物理学家揭示了能量和熵之间令人惊讶的普遍联系。“物理学家喜欢探索极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物理学家加勒特·古恩(Garrett Goon)说,“(在极端情况下)你不能走得更远,有些事情正在改变,又有些事情在阻挡着你——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极值黑洞能容纳尽可能多的电荷,它们的命运吸引了理论物理学家的注意几十年来,在物理学家探索自然界极端情况的思维实验中,黑洞一直扮演着主角的角色。这些看不见的天体是这样形成的:当物质变得如此集中,... Read More >
202006-01 小行星以陡倾角度撞地球致恐龙灭绝:其撞击效果更有杀伤力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燃烧的小行星以最糟糕的角度撞击地球(对于恐龙而言),从而导致恐龙物种走向灭绝。在任何情况下,与一颗巨大、快速移动的宇宙抛射体发生碰撞都是灾难性的,但是研究人员最新发现,6600万年前这颗巨大小行星以一个陡倾角度撞击地球,结果导致大量气体和粉末释放出来,其撞击效果要比“浅层碰撞”更具有杀伤性。科学家对该陨石撞击地球的轨道路径进行模拟,制造了跟踪该事件始末的3D模型,从陨石逐渐接近,到发生碰撞,再到整个巨大陨坑的形成。研究发现该陨星从东北方向接近地球,以地平线6... Read More >
202005-29 土耳其巨型陨石坠落:空中直接爆炸 现场视频曝光 据外媒报道,土耳其当地时间5月27日晚间,土耳其多地的摄像头记录到疑似巨型陨石坠落的情景。监控画面显示,陨石从高处迅速滑落,在空中直接解体爆炸,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夜空点亮,画面很是壮观。专家称,这是典型的“陨石坠落”现象。(视频点此观看)据悉,这也不是土耳其境内发生陨石坠落情况。早在2015年,一块重达230公斤的陨石在坠落过程中爆炸,碎片掉落在土耳其东南部Saricicek的一个小镇。由于陨石中还有稀有金属与物质,并且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当地村民随将这些陨石碎片对外... Read More >
202005-27 Zipline使用无人机在北卡罗来纳州运送医疗用品和个人防护装备 据外媒The Verge报道,Zipline公司周二宣布,该公司的无人机正在向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Novant Health医疗中心运送医疗用品和个人防护设备。重要的是,考虑到COVID-19大流行,这次运送完全是非接触式的。Zipline表示,这是首个帮助医院应对大流行的应急无人机物流业务,也是在美国获批的最远距离无人机送货服务。“我们很可能会遭遇到一场长期对抗COVID-19的斗争,”Zipline首席执行官Keller Rinaudo在一份声明中说。“使用非接触式无人... Read More >
202005-27 科学家发现癌症“拼图”中的两块蛋白质“碎片” 据外媒报道,癌症是如何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谜题。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其中的两个部分是如何共同防止癌症形成的,这可能会开启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这项新研究的核心蛋白质被称为PP2A。它存在于每个生物的细胞中,在清除其他蛋白质中的磷酸盐基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的工作发现,这使得它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剂很有用。但它究竟是如何发挥这种功能的,仍然是个谜。科学家们并不确定它在调节哪些特定的蛋白质,以及哪些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现在,来自哥本哈根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诺里斯-棉花癌症中心的研究... Read More >
202005-27 新冠状病毒康复者不会永久免疫力 专家称维持时间短的惊人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病毒治愈后,其免疫力只是暂时的,并不是一直持续下去的。来自欧洲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免疫力可能会持续6个月至12个月。这一结论是基于一项研究的统计数据,该研究考察了人类对导致普通感冒的四种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在治疗方法普及之前,确定COVID-19免疫力的实际持续时间,对于疫苗接种运动、菌群免疫和“免疫护照”等概念,以及其他旨在减少疾病传播的官方协议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包括安东尼·福奇博士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科学家在内的专家警告说,新冠病... Read More >
202005-21 不一般!银河系发现最古老的恒星 几乎与宇宙同龄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又发现一颗古老恒星,它距离地球3.5万光年,是一颗红巨星,被命名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铁含量是银河系所有分析过的恒星中最低的。这意味着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恒星之一,可能是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家托马斯·挪德兰德尔(Thomas Nordlander)解释称,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贫血恒星,可能形成于大爆炸之后的几亿年,其铁含量仅是太阳铁含量的150万分之一。我们之所以判断它是一颗古老恒星,是因... Read More >
202005-20 在欧空局测试中 石墨烯显示出作为太阳帆材料的前景 据外媒报道,欧空局的工程师们正在研究利用世界上已知的最薄的材料来制造更轻、更有效的太阳帆。通过用石墨烯板制造太阳帆,欧空局的目标是制造出能够推进无人星际任务的太阳帆。自从20世纪初Konstantin Tsiolkovsky首次提出太阳帆作为航天器的一种推进方式以来,太阳帆就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可供推进的方式。通过使用太阳光或激光对准巨大的的帆,光子撞击帆的压力可以产生推力,像帆船一样推动飞船前进。这样一个系统的加速度很小,但很稳定。更重要的是,它将需要零推进剂,所以探测器将非常... Read More >
202005-20 研究:火星大型地貌可能由泥浆而非熔浆形成 据外媒报道,火星表面覆盖着成千上万的熔岩流,就像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火山一样。关于这些熔岩流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个疑问仍旧存在。日前,来自兰开斯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火星遥远的过去曾发生过大规模洪水。根据这项新研究了解到,火星上的这些熔岩状地貌是由泥土以及泥土跟火星环境相互作用的独特方式形成。研究人员发现,不同于在地球的泥浆会在大池子里散开的是,火星上的泥浆会“堆积”在自己身上进而形成更窄、更圆的通道然后再从从中央的池子区蜿蜒而出。从展示视频可以看到,欧洲研究人员通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