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NVIDIA几度濒死仍成AI霸主:与黄仁勋共事者揭密关键原因 NEW 快科技6月9日消息,1993年,30岁的黄仁勋共同创立了英伟达,31年后的今天,他依然掌舵,成为大型科技公司中少数仍在位的创办人兼CEO。英伟达如今在人工智能(AI)芯片与软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市值甚至达到了历史性的3万亿美元。然而,英伟达也曾几度面临困境,却最终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强的公司之一。英伟达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成立初期,曾面临破产的危机,直到1997年推出RIVA 128显卡才初尝成功。1999年上市后,又遭遇互联网泡沫破灭和金融海啸的双重打击,但英伟达都一一... Read More >
202406-08 高通发布骁龙6s Gen3移动平台:6nm工艺 不支持WiFi6 NEW 快科技6月8日消息,高通发布了新一代骁龙6s Gen3移动平台,基于6nm制程工艺打造,定位中低端产品线。骁龙6s Gen3采用了八核心结构,内置2颗主频达到2.3GHz的Cortex-A78高性能核心以及6颗2.202GHz的Cortex-A55高效能核心,GPU采用Aereno 619。在存储方面,骁龙6s Gen3支持最高LPDDR4X 2133MHz规格内存与UFS 2.2闪存,而同系列的骁龙6 Gen1则支持LPDDR5 2750MHz内存和UFS 3.1闪存,从这... Read More >
202406-07 Soc绝佳搭档!浅谈手机独显芯片 NEW 近年来,很多手机厂商在发布新旗舰时总会强调其搭载了“独显芯片”,这颗芯片被视为手机SoC以外的第二芯。这颗芯片主要是帮助手机GPU来进行视觉处理优化,所以芯片厂商也将之称为“视觉处理器”。当我们在玩游戏时会发现,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会发热。而当我们在玩手游时,这一现象更为显著,一是因为我们会直接接触手机这一发热源,二则是手机的散热能力远不及电脑。而散热恰恰就制约了手机性能,在游戏时手机GPU容易过热,过热之后则会降低运算能力来确保手机使用寿命,这就会导致游戏画面掉帧甚至卡顿;而... Read More >
202406-07 高通首次正面回应!确认将重回服务器芯片市场 快科技6月7日消息,在Computex 2024展会上,高通公司CEO Cristiano Amon确认公司将重返服务器芯片市场,这一消息是对此前关于高通有意重新进入该领域的传闻的首次正面回应。高通此次回归将采用其子公司Nuvia自研的内核技术,以期在数据中心和汽车领域推出基于Snapdragon处理器平台的解决方案。Amon在采访中强调了高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指出公司在CPU、GPU、NPU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将同样适用于PC和服务器市场。他提到,随着PC市场迎来新的... Read More >
202406-07 骁龙X系列PC计算平台基于ARM架构打造,能效优势明显 高通在ARM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当高通开始用ARM架构打造PC计算平台时,很自然就会将其在智能手机领域多年积累的顶级移动技术转移到PC领域。所以,我们在骁龙PC平台上,总是能看到骁龙8系手机平台的影子。就比如今年的骁龙8 Gen3旗舰手机处理器和骁龙X Elite笔记本计算平台,这两者无论是在架构设计、硬件参数,AI还是、影像以及连接等外围配置方面,都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和传统的PC计算平台基于X86架构体系不同,骁龙X系列基于ARM架构打造,在功耗控制、续航... Read More >
202406-06 福兮祸所伏!英伟达市值超苹果之日 传美国将启动反垄断调查 福兮祸所伏,就在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公司的时候,《纽约时报》就传来消息,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接近达成一致,将对英伟达、微软和OpenAI在人工智能行业的主导地位展开反垄断调查。根据安排,美国司法部将牵头对英伟达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展开调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则将牵头调查开发出ChatGPT的OpenAI。并且,该委员会还将针对微软对OpenAI的投资行为,以及与其他AI公司达成交易的行为进行调查。英伟达、微软正主导AI产业人工智能时代,并行计算需求暴增,使GPU... Read More >
202406-06 元信电子首次亮相台北电脑展:SSD、内存条、存储卡全覆盖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江波龙旗下元信电子首次亮相台北电脑展,展示了业界领先的Mnemonic MS90 8TB SATA SSD、FORESEE ORCA 4836 系列企业级 NVMe SSD、FORESEE XP2300 PCIe Gen4 SSD等多款高容量SSD。元信电子还带来包括嵌入式存储、内存条、存储卡等丰富产品线,并细分了行业级、工业级、车规级、企业级等可靠性等级存储产品,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容量解决方案。高容量SSD元信电子带来了PCIe M.2、PCIe BGA、... Read More >
202406-06 联发科两款新芯亮相COMPUTEX:引领全场景AI时代 在2024年的COMPUTEX上,联发科以其创新的AI技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智能的未来世界。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汽车智能座舱,联发科正将AI的魔力注入每一个角落,让全场景AI时代不再遥远。两款芯片,两大突破在本次展会上,联发科发布了两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芯片产品:Kompanio 838移动计算芯片和Pentonic 800智能电视芯片。这两款芯片的推出,不仅代表了联发科在芯片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其在AI应用领域深耕细作的成果。Kompanio 838是为Chromeb... Read More >
202406-06 Arm PC春天来了!高通骁龙X系列让PC脱胎换骨 6月3日下午,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进行了在COMPUTEX 2024上的首场Keynote主题演讲,“重塑PC”,相信大家看到这个标题都应该感受到高通在PC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勃勃野心。安蒙在演讲中强调,以骁龙X系列和Copilot+的组合将引领PC重生进程,它们将为PC行业带来深刻变革,并持续改变广大用户在生产力、创造力和娱乐方面的体验。基于此前已经推出的骁龙X Elite和骁龙X Plus平台,高通的众多合作伙伴——包括微软、宏碁、华硕、惠普、三星和联想在内的顶级OEM厂... Read More >
202406-06 3.8亿美元一台!台积电今年将拿到最新款光刻机:曾表态华为追不上我们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称,ASML将在今年向台积电交付旗下最先进的光刻机,单台造价达3.8亿美元。报道中提到,ASML首席财务官Roger Dassen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公司两大客户台积电和英特尔将在今年年底前获得所谓的高数值孔径(高NA)极紫外(EUV)光刻系统。英特尔此前已经订购了最新的高NA EUV设备,第一台设备已于12月底运往俄勒冈州的一家工厂。目前尚不清楚ASML最大的EUV客户台积电何时会收到设备。据悉,这些机器每台造价3.5亿欧元(3.... Read More >
202406-06 2024年是硅负极电池爆发年!徐起:骁龙8 Gen4旗舰升级新趋势 快科技6月6日消息,骁龙8 Gen4将成为2024年安卓高端旗舰的标配,今天,realme徐起发微博表示,2024年高端旗舰的三大升级趋势分别是硅负极电池、8T LTPO屏幕、AI大模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新一代硅基负极电池,此前有博主爆料,OPPO、vivo旗下多款高端旗舰都将配备6000mAh以上超大容量硅基负极电池,大幅提升手机续航。据悉,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虽然石墨具有高电导率和稳定性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发展已接近其理论最大值372mAh/g。相比传统的石... Read More >
202406-06 台积电:我们必须在美国建厂 6月6日消息,本周二,台积电正式迎来换帅:前任董事长刘德音退休,将职位交接给CEO魏哲家。这意味着魏哲家成为台积电多年来首位同时担任董事长和CEO职务的人。接棒董事长一职的魏哲家1953年出生,1998年加入台积电,2018年出任CEO,六年来与董事长刘德音共同带领台积电成长,曾被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称赞是“准备最齐全的CEO”。AI浪潮将带领行业成长台积电如今处于全球人工智能热潮中心,其掌门人换届也引来万千瞩目。不过,无论是旧掌门人刘德音,还是新掌门人魏哲家,都对AI浪潮带来... Read More >
202406-05 中国去年买了全球1/3芯片制造设备:7nm及以下制程被封锁 快科技6月5日消息,近日,一份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买了全球1/3芯片制造设备。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给出的报告称,2023年全球芯片需求不景气,芯片制造商缩减投资、减少对上游设备的采购,全球芯片设备销售额同比下滑1%、至1062.5亿美元。主要国家和地区里,只有中国大陆和北美芯片设备销售额逆势大幅增长。中国大陆2023年买走了全球约三分之一、总价值366亿美元的芯片设备,同比增长近三成(7nm及其以下制程工艺设备由于种种原因没办法买到)。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芯片设备销... Read More >
202406-04 高通骁龙X系列PC集体登场 一夜步入AI PC时代 COMPUTEX 2024(台湾国际电脑展)近期开幕,各大企业展出了先进AI技术成果和AI在广泛领域的创新应用。PC头部处理器、显卡供应商纷纷发表了让人振奋的演讲,主题无一例外都聚焦于AI PC,可谓如火如荼。AMD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Lisa Su博士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时刻,AI的快速及加速采用正在推动对高性能计算平台需求的增长。英特尔CEO基辛格发布了具有E-core的Xeon 6平台和处理器产品、强调Gaudi AI加速器性价比,并公布了新一代Lunar L... Read More >